檔案編研評估的雙向系統模型
傳統檔案編研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由于少有檔案評估的介入,因此從系統論的角度看,是一個只有輸入、控制和輸出的單向系統,模型如下:
從上面的“單向檔案編研系統模型”中可以看出,系統輸入的是未經過加工整理的、原始的檔案信息資源,輸入的檔案信息資源經過系統的控制———檔案編研的收集、加工、組織、提煉等過程,然后以具體的編研成果形式加以輸出。從這一過程看,整個過程是單向的,其方向性是正向的、一維的,因此,沒有檔案編研評估介入的檔案編研系統,其生命周期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不利于檔案編研質量的提高。
但是,在檔案編研生命周期中加入檔案編研評估后,其系統結構就發生了變化。由于有了檔案編研評估,原先的單向系統就變成了雙向系統,產生了質變。其模型如下:
從雙向檔案編研系統模型中可以看出,在原有的單向系統基礎上加入檔案編研評估,使原先系統的單向控制機制變成了雙向控制機制,由原先的單一方向的系統變成了“正向”與“反向”同時并存的雙向系統。在反向部分中,檔案編研評估在其輸入端輸入的是檔案編研過程記錄和檔案編研成果,經過“檔案編研評估”這一反向控制機制———對檔案編研進行憑證價值評估、情報價值評估、深度評估、廣度評估、易用性評估、成本效益評估等控制后,實現輸出檔案編研評估的反饋信息。然后再作用于正向系統的檔案信息資源,實現完整的檔案編研生命周期。如此循環往復,檔案編研的質量將不斷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