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檔案編研評估的現(xiàn)狀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檔案編研的評估在整個檔案編研生命周期中的地位和作用。實際上,如果沒有檔案編研評估這一機制,檔案編研難以實現(xiàn)科學的、全面的、可持續(xù)的、有效的開展。由此,從編研角度而言也就難以實現(xiàn)檔案信息資源科學的、全面的、可持續(xù)的、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這已被檔案實踐證明。
然而,在我國檔案編研的理論與操作中,還缺乏對檔案編研評估的認識。這在理論上的表現(xiàn)是:
1.在檔案編研的各種教科書及專著中,很少有對檔案編研評估理論的系統(tǒng)闡述;
2.在研究論文中,筆者查找了從1994年至今年的人大報刊復印資料———《檔案學》雜志的目錄及索引中的有關文章,其中沒有一篇是關于檔案編研評估體系的;
3.在研究方法論上,只注意了檔案編研生命周期中正向的有關編制的研究,缺少檔案編研生命周期中的反向評估反饋的研究。
而在實際操作上缺少自主意識的檔案編研評估,表現(xiàn)為:
1.缺少檔案編研的評估體系;
2.缺少評估機制,沒有專門評估機構與組織;
3.缺少專門的檔案編研的評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