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編研必須研究現實問題
現實,是人類現在的社會活動。從本質上說,人類的歷史活動和現實活動是一樣的,即它們都是人類的活動,不管是經濟的、政治的,還是軍事的、文化的,等等。不同的是,現實活動復雜得多,因為事物的發展總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一個發展過程。后代人的活動內容、活動范圍和活動方式比前代人要豐富得多,這正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所在,也正是檔案編研工作不斷發展的根源所在,人類越來越豐富的活動給編研工作擴展了研究對象和課題。
檔案是機關工作的查考憑據、生產建設的參考依據、政治斗爭的必要手段、科學研究的可行資料、宣傳教育的生動素材。檔案自形成之后,利用范圍的擴大化和利用角度的多元化,使檔案的價值不斷擴展。相反,檔案自身的機密程度則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減退,并導致檔案價值更廣泛的實現,從主要服務于政治,轉向服務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檔案的價值規律給檔案編研人員以啟示:要想實現檔案的價值就必須緊跟形勢,認真研究現實問題的變化發展,開發出符合現實需求的檔案信息資源。
在我國浩如煙海的檔案資料中,蘊藏了數量巨大、內容豐富的知識和信息,如果不能發掘出來為現實服務,只能沉睡在故紙堆中,就白白浪費了資源。關注現實問題是檔案編研的迫切要求。檔案編研人員要貼近時代、貼近生活,為經濟文化建設服務,不能將視野局限在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小圈子中,要克服檔案長期以來因體制和自身特點受到的限制,培養對現實問題的高度敏感性,從多個角度正確選擇符合實際需要的編研課題,充分發揮檔案為社會現實服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