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檔案信息化水平 提升檔案服務能力
作者:四川省檔案局信息技術處處長陳云峰來源:四川檔案
2013年,全省檔案信息化工作將按照黨的十八大關于“新四化”的要求,以數字檔案館(室)建設為抓手,全面提升全省檔案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檔案服務能力。
一、加強全省檔案信息化建設指導工作。切實做好對全省各級檔案館(室)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中的服務工作,推動全省各級各部門數字檔案館(室)建設。信息化建設指導工作逐步規范化、常態化,探索建立信息化指導登記、分析制度。將根據需要,信息技術處擬派業務技術骨干到市(州)、縣(市、區)和機關單位指導檔案信息化建設,并對好的典型進行宣傳。
二、檢查《四川省檔案信息化建設實施意見(2011—2015年)》的落實情況。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的統計分析,特別是對已提出的各項數字化指標,要逐一督促落實。針對檔案信息發布、檔案信息安全存儲和檔案數字化外包加工開展調研,并開展檔案信息安全專項執法檢查。下半年擬檢查《實施意見》提出的廣安、綿竹、都江堰等8個示范性數字檔案館(室)建設完成情況。
三、總結2012年“數字檔案館綜合管理系統”試點經驗,在全省檔案系統推廣“數字檔案館綜合管理系統”軟件。今年要完成10套以上該系統的安裝任務。規范全省檔案信息數字化數據格式,重點規范檔案目錄數據和檔案全文數字化的數據格式、組織方式和存儲策略等。配合全國檔案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實現檔案信息社會共享,省檔案館和成都市檔案館要做好上傳2萬件以上已開放檔案和已公開政府信息的準備工作,有條件的市、縣級館也要積極上傳。在檔案信息利用服務上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打通檔案信息社會共享的“最后一節路”,最大程度地實現開放檔案信息的遠程檢索和社會共享。
四、召開一次全省各市(州)檔案局信息化業務研討會。針對“十二五”期間信息化建設任務、檔案管理軟件以及各地檔案數字化過程中的良好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討論。舉辦一期檔案信息化建設業務培訓班,培訓《電子檔案移交與接收辦法》、檔案數字化加工、檔案信息安全存儲和檔案網站建設的有關內容。組織一次全省數字檔案館建設現場觀摩活動,選一個示范數字檔案館現場召開會議,進行現場參觀、經驗介紹、討論交流等。
五、宣傳貫徹國家檔案局《電子檔案移交與接收辦法》。根據該辦法要求制定我省的貫徹意見和相關實施細則,為盡快接收電子檔案做好準備,把電子檔案的接收作為數字檔案資源建設的重要內容。
六、按照全省館藏紙質檔案數字化2020年比2010年翻兩番的總體目標,加快傳統載體檔案數字化進程。省檔案館要完成12萬卷檔案全文數字化的上線使用。加強民生檔案數據資源庫建設,指導各市(州)檔案局制定在“十二五”末完成利用率高的各類民生檔案數字化的計劃。認真梳理省檔案館檔案目錄,開展全省民國檔案資料目錄數據庫的建設,各市(州)要積極配合數據的收集和上報。
七、確保檔案信息數據安全。做好檔案數據備份和異地備份工作,完善備份制度,增加備份措施和設備,做好檔案數據的離線備份和異質異地備份工作,完成現有數據的雙套備份工作。按國家檔案局檔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工作的要求,從技術上和制度上確保檔案目錄管理系統、數字檔案管理系統、檔案數字化加工系統、檔案利用服務系統、檔案網站系統、檔案辦公系統的安全。
八、切實做好檔案資源網站建設。一是按照政府門戶網站建設的要求,努力實現“信息公開、網上辦事、政民互動”的功能,二是要完善檔案利用服務體系建設,實現檔案信息檢索。
九、繼續爭取發改、財政和經信委等部門對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和支持,努力為全省檔案信息化建設提供更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