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欧美第一页,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免费日本高清视频,久一区二区,99re视频在线播放,嫩草网

檔案之窗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檔案管理 » 綜合管理 » 正文

北美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18 19:41:05    來源:網絡    瀏覽次數:146    評論:0
導讀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范。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是檔案人員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對檔案人員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關系基本要求的概括。本文主要介紹美國和加拿大檔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規范。在國際檔案界,美國不僅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職業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具有自身職業特征的道德準則和規范。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是檔案人員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對檔案人員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關系基本要求的概括。

本文主要介紹美國和加拿大檔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規范。在國際檔案界,美國不僅是這一領域的先行者,也是不斷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對規范修訂次數最多、在這一領域最有建樹的國家。自1955年制訂世界上第一份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以來,美國在1980年、1992年和2005年對規范先后進行了三次修訂。2005版美國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與1992版相比有三大特點:一、體現了檔案信息化特別是數字化對檔案工作的影響;二、體現了對個人隱私權的保護;三、體現了“9.11”后政治安全局勢的變化對檔案工作的影響。加拿大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制訂于1992年,本次收錄的是1999年的修訂版。加拿大與美國同屬北美國家,其制訂的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在內容上與美國大同小異,但結構安排和文字表述有自己的特色,提供了另一種參照。

美、加兩國與我國政治制度、文化背景、檔案工作傳統均有不同,但其制訂的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仍對現時我國檔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建設和專業操守養成具有借鑒和參考作用。

美國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

(1992年評注版)

本規范是檔案專業領域行為規范的概要指南。后附評注既是對規范內容的注釋,也為規范中的要點提供了進一步討論的基礎。

一、目的

美國檔案工作者協會認為,道德規范是整個社會、各個機構、專家以及社會中的每一個個人共同形成的。現代社會一些最大的道德問題,往往是由于個人經道德教育形成的道德準則與專業訓練、雇傭關系的規章、機構政策以及聯邦、州立法律法規之間的沖突引發的。在此訂立檔案業界的職業道德規范,僅是針對檔案工作者專業行為方面的道德標準。

各個業界的職業道德規范都有以下共同目的:陳述業內存在的比較嚴重的問題;由利益沖突引發問題的解決辦法;確保業內專家為公眾利益服務。

檔案界制訂道德規范還基于以下理由:

(1)使檔案界的新成員了解檔案工作的行為標準;

(2)提醒從業多年的檔案工作者牢記自身的責任,使其工作保持高水準,同時將這些高水準的工作方法傳播給其他同行;

(3)讓接觸檔案工作的業外人士,如文件材料的捐贈人、買賣文件商、研究者以及行政管理者,對檔案工作有所了解,并鼓勵他們對檔案工作提出高標準的要求。

職業道德規范實際包含了道德與法律的雙重責任。檔案工作者遵守法律,同時熟悉、了解法律中與他們職責有關的條款,并遵循其他普遍的道德原則,這是實行職業道德規范的根本前提。除上述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責任外,建立職業道德規范的目的在于提出檔案專業領域內各方關心的問題,并為此提供行為指南。本規范指出了一些現存或可能發生利益沖突的領域,提出了平衡利益的解決辦法,旨在努力推行高水平的專業行為,盡力完善檔案各領域的管理工作。

制訂本規范既是為了每一位檔案工作者,也是為整個集體。各機構制訂的政策應當與本規范的原則相一致。

二、簡介

檔案工作者甄選和保管對社會組織和公眾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并將其提供利用。檔案工作者依照法定授權或者機構政策履行職責,認同以適當檔案原則為基礎的道德規范,并促進和發揚這些道德和專業規范。

評注:簡介中簡單說明了檔案工作者的職能。由于本規范涉及多個領域的人員,包括管理檔案文件的工作人員、手稿管理員和磁帶保管員等,本規范的有些條款可能對某些領域的人員并不完全適合。另外,本規范也旨在讓非檔案工作者了解檔案工作,同時保護這些不太了解檔案工作的人,所以有必要對檔案工作者的基本職能做簡單介紹。具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涵蓋了一切具有檔案價值的文件和資料,不論它是以何種載體形式記錄的。

三、收集政策

檔案工作者根據所在機構的發展方向和既定政策以及人力物力等資源條件,接收和征集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檔案工作者不能以危及文件材料的完整與安全為代價開展收集的競爭活動。檔案工作者也不能從已建有檔案館的機構中征集文件。檔案工作者應相互合作,以確保文件保存在能夠使其得到充分整理和有效利用的場所。

評注:檔案界人士一致認為收集政策和征集活動是最易引發矛盾的。接收和征集工作應當遵循書面政策文件,擁有充裕的來源,并符合檔案館的發展目標。私人文件往往記錄了個人的整個職業生涯,所以檔案工作者應當建議捐贈者將整個個人文件實體保存在同一機構中。這一條款提倡檔案工作者把合作而不是無謂的競爭作為解決這類問題的思想核心。

由于各家機構相互獨立,所以合理的競爭總會存在。然而,如果捐贈者提供的文件材料不屬于本機構收集政策的范圍,檔案工作者應當向捐贈者提供一家更合適的機構。當多家機構同時競爭的文件材料都在其收集范圍內,檔案工作者不得詆毀和中傷其他機構的工作目的或人員。如后所述,對其他機構或檔案工作人員合理的不滿,可以通過適當的渠道傳達,但是向可能的捐贈者提供錯誤的信息或以任何形式誹謗中傷其他機構或人員,就是非常不專業的行為。

有時候很難判斷哪些競爭是無謂的。由于文件所有者可以向多家機構提出捐贈意向,所以可能會出現重復勞動。此類競爭在所難免。檔案工作者也無法避免這類活動造成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

四、與捐贈人的關系及限制利用

檔案工作者需與文件材料的官方或個人所有者協商,充分考慮對方是否擁有移交、捐贈或買賣的權力,雙方的經費安排和利益分配,版權問題,文件整理方案和提供利用的限制條件等,以尋求最恰當的收集方式和方法。檔案工作者應當勸阻捐贈者對文件利用提出無理的限制條件,但是可以接受捐贈者提出明確的保密時限作為征集文件材料的交換條件。在個別案例中,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檔案工作者還應當提醒捐贈者設置利用限制。檔案工作者應當忠實地履行在接收和征集過程中達成的協定。

評注:很多捐贈者并不熟悉檔案方面的慣例,甚至對于版權、利用、稅收條款以及其他可能影響文件捐贈和利用的情況都不了解。檔案工作者一般應當勸阻捐贈者對捐贈的文件設置條件和利用限制,但是對有些敏感文件,檔案工作者應該考慮在必要時建議捐贈者為了保護自身、家人、通信者及其他相關人的權利和隱私,設置一定的利用限制。

根據國內稅收機構的規定以及大學與研究性圖書館協會制訂的行為準則,檔案工作者不得就納稅問題,為自己所在的機構評估捐贈物品。有資格的檔案工作者可以評估其他機構收到的捐贈物品。

特別重要的是,檔案工作者應當熟悉版權法的條款,并在移交前告知捐贈人與捐贈的物品相關的條款內容。

檔案工作者應當明確物品的所有權問題。在確定捐贈者確實具有所有權之前,檔案工作者不能接收任何捐贈的物品。

檔案工作者應當了解有很多研究項目,特別是編輯和出版工作,可能會要求文件材料只能獨家使用。檔案工作者應當勸阻這樣的做法。如果這種情況不能完全避免,檔案工作者應當試圖把這種對利用的限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比如獨家使用的明確期限;在文件準備出版期間,其他利用者也可以利用這些文件材料。當然提供他人利用時,不鼓勵他們也從事出版活動,因為這可能不符合歷史文件編輯活動的規范。

五、編目

檔案工作者通過編制檢索工具和指南對館藏進行內部管理和提供利用。

評注:編目是檔案工作者的主要職責之一,也是對所有館藏檔案進行內容管理的辦法。文件接收時就應當編制一份案卷目錄。進一步的整理工作可能要花費很長時間。檔案工作者應當根據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利用需求以及自身的時間安排等客觀情況,逐步完成細化整理。檔案工作者僅僅保存文件材料是不夠的,還要將文件材料提供利用,使它們為公眾所了解。編制檢索工具、館藏指南,出版情況報告,都是為了促進館內外研究者對文件的利用。

六、鑒定、保護和整理

檔案工作者應當充分掌握本機構的管理要求和征集政策,并據此對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文件材料給出公正的鑒定結果。檔案工作者應維持并保護檔案文件移交時的整理順序,以維護檔案文件及其內容的真實可靠。檔案工作者應使所藏文件保持完整,保護其不受磨損、更改、偷竊及破壞,并保證在對文件材料整理、編目、保存和利用過程中文件的證據價值不受損害。檔案工作者應當與其他同行及執法機構合作,逮捕并控告竊檔者。

評注:檔案工作者收集文件是為了利用,所以必須小心保存藏品,并將其提供利用。檔案工作者關注的不僅是保存文件的實體,更要保護藏品所包含的內容信息。盡管有些機構在征集文件材料時,希望很快就可以籌措到文件整理的資金,但是如果過度延長文件整理的時間,不予開放,會讓人質疑這些機構收集文件的資格。

有些檔案機構可能根據法律規定,即使沒有資金進行整理,甚至不能完好地保存文件,也必須接收移交的文件。在這種情況下,檔案工作者必須就如何妥善使用有限的資金做出專業的判斷,同時設法修改收集政策,或者尋求更多的資金支持,以求根據現有的規定履行專業職責。

七、隱私及限制利用

檔案工作者尊重文件形成者或文件內容涉及的個人的隱私權,特別是那些對于文件的處置已不再擁有發言權的人。檔案工作者不能公開限制利用的文件內容,也不能通過了解其中的內容而獲取利益。

評注:在工作過程中,檔案工作者可以接觸到一些敏感文件和其中限制利用的內容。根據機構的政策,檔案工作者不能對外公開限制利用的文件內容,不能給予任何研究者利用的特權,也不能把這些內容用于自己的研究。在處理法律法規規定的依申請開放問題時,檔案工作者應當權衡開放與尊重隱私權的需求,慎重考慮公開文件的內容是否會構成對隱私權的侵犯。

八、利用與限制利用

檔案工作者應當禮貌地回答利用者關于館藏的問題,盡力提供幫助。檔案工作者根據本機構的政策、法律規定、個人的權利、捐贈協議和審慎利用檔案資源等各種客觀情況,盡可能地將館藏提供利用。檔案工作者應當向利用者解釋有關限制利用的條款,并對所有利用者一視同仁。

評注:檔案材料應當盡快地提供行政管理和研究利用。為了盡量使文件能夠利用,檔案工作者應當勸阻捐贈者設置利用限制。

一旦檔案開放利用,檔案工作者應當確保所有研究者都能夠得到文件所包含的可以利用的信息,同時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利用者。如果有些文件材料暫時用于某個特殊項目而不能利用,檔案工作者應該告知利用者這些特殊情況。

九、研究者的信息

檔案工作者幫助使用同樣文件材料進行同類研究的研究者相互溝通,在獲得雙方首肯后,可以為雙方交換姓名。

評注:為了使館藏盡可能地為公眾所了解,檔案工作者應當將相關文件資料提供研究。提供同類研究者的信息可能幫助研究者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此類信息應當包括以前相關研究者的姓名、地址以及大致的研究課題,但必須依照機構政策和依申請公開的法律條例提供這些信息。如果處理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必須取得相關研究者的同意。檔案工作者不能透露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細節,也不能限制利用其他人利用過的文件材料。檔案工作者也要了解有些是需要保密的利用研究工作,比如研究文件進行訴訟。在這種情況下,檔案工作者就不應讓進行同類研究的雙方互相接觸。

十、檔案工作者從事研究工作

作為學者圈中的一員,檔案工作者可以從事研究、出版著作、撰寫評論等活動。檔案工作者如果利用本機構館藏做個人研究以及出版著作,必須經由雇主同意,并告知利用同樣材料的研究者。進行個人買賣手稿活動的檔案工作者不能與自身所在機構競爭購買手稿,同時必須告知雇主自己進行的收藏活動,并且保存個人收藏和買賣手稿的完整記錄。

評注:如果檔案工作者在本機構中進行研究工作,可能會產生利益沖突:他們可能不愿意向其他研究者提供其正在研究的材料。但另一方面,檔案工作者熟悉館藏,可能是研究本機構藏品的最佳人選。解決這些沖突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其他人明確檔案工作者同時也是研究者的身份。

在任職期間,或是在進行研究工作之前,檔案工作者應當就自己是否有權進行研究和出版活動,與上級領導達成共識。檔案工作者對本機構的藏品進行研究,這一事實也應該告知機構的出資人。檔案工作者不能將任何文件只用于自己的研究工作。因為研究工作可以使檔案工作者更了解藏品,所以開展研究工作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其他研究者服務。與其他研究者一樣,檔案工作者沒有必要告知他人進行研究的細節內容。檔案工作者與雇主就研究和出版工作達成的協議中,應當明確檔案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是否作為其自身工作職責的一部分,能否就此收取報酬。

十一、對其他機構的不滿

檔案工作者應該避免不負責任地批評同行以及其他檔案機構,也要避免抱怨有關個人、機構及檔案專業組織的職業行為。

評注:各個機構和個人之間相互詆毀的情況偶有發生,特別是多個機構競爭收藏同一份文件資料時。當然,這樣的情況在檔案工作的其他領域也會發生。檔案工作者對其他機構或個人存在的問題,應當區分是由于缺乏資金而采取的權宜之計,還是不夠專業的錯誤行為。

十二、專業活動

檔案工作者通過專業活動和合作項目與其他同行交流經驗和專業知識,同時也幫助其他人不必通過培訓和自身的實踐而得到專業上的成長。檔案工作者有責任關注檔案界高水準工作方法的進展情況,并使自己的機構管理工作和文件保管工作盡可能地采用高水準的操作方法。檔案工作者應當認識到合作的必要性,支持行業發展,傳播行業規范和操作慣例,這是其專業職責所在。

評注:檔案工作者可以自由選擇參加或不參加當地的、州的、地區的和國家的各類專業組織,但他們必須和業內同行保持聯系,及時掌握檔案界的發展現狀。檔案工作者通過參加各種專業會議以及發表專業著作與同行分享專業經驗。通過這些專業活動,檔案工作者能夠在檔案以及其他專業領域不斷成長。

十三、總結

檔案工作者服務于本機構以及整個檔案界的利益,努力執行檔案標準和道德規范,以協調各種沖突和矛盾。

評注:本規范已經涉及了檔案專業關注的各種利益問題:檔案利用、信息交流、恰當地使用有限的資金等等。最后的條款希望檔案工作者努力達到這些目標。當這些目標與檔案機構的政策和操作慣例發生明顯沖突時,各方應當參考本規范的各項條款以及資深專家的判斷。

 

美國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

(2005年版)

序言

美國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為檔案從業者建立了行為準則。它既是入行新手的職業行為規范,也提醒從業多年的檔案工作者銘記自身的責任,同時也可以作為各公共機構制訂方針的范本。本規范旨在提升社會公眾對檔案界的信心。

本規范只為檔案界從業人員提供道德導向,并不針對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本規范所指的“檔案工作者”,包括所有甄選、保管、保護和管理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歷史文獻的工作人員。

一、目的

美國檔案工作者協會意識到,制訂指導檔案工作者職業行為的道德原則,對于整個行業以及廣大社會公眾具有重大意義。本規范提供了一套檔案工作者共同追求的行為準則。

二、職業關系

檔案工作者甄選、保管有長遠保存價值的歷史文件,并將其提供利用。檔案工作者應當相互合作,尊重各機構各自的工作目標和收集政策。尊重與合作是與所有同事和利用者職業關系的基礎。

三、判斷力

在收集、鑒定和整理歷史文件過程中,檔案工作者應當做出專業的判斷,他們不應該讓自身的信仰或觀點影響決策。

四、誠信

檔案工作者不應該借由優先利用和控制歷史文件的權力牟利或以其他方式獲利。

五、真實與完整

檔案工作者力求通過記錄文件的產生以及使用不可更改的數據格式,維護全宗內文件的真實性。檔案工作者的基本職責就是維護檔案文件內容與形式的完整。

檔案工作者不能篡改、控制或銷毀數據及文件以隱瞞事實或歪曲證據。

六、利用

檔案工作者根據法律法規、文化禁忌以及各機構的不同政策,力求公平、公開地提供文件利用以及其他相關服務,不得帶有個人偏見和歧視。檔案工作者應當意識到,他們有責任將檔案文件提供利用,這是建立檔案館的根本目的。檔案工作者可以出于保護個人隱私或文件內容保密的需要,限制部分文件的利用范圍。

七、隱私

檔案工作者應當保護文件捐贈人以及文件內容涉及的個人與團體的隱私。檔案工作者應當尊重所有查檔者的隱私權,維護研究者的保密要求,保證根據公共機構安全手續要求登記的個人信息的安全。

八、安全保護

檔案工作者有責任保護一切文件資料不受磨損、破壞、褪變和盜竊。檔案工作者應當與其他同事以及執法機構合作,逮捕并控告偷盜和破壞檔案的人。

九、法律

檔案工作者必須擁護聯邦、州立及地方的一切法律法規。

 

加拿大檔案工作者職業道德規范

(1999年修訂)

本規范分為兩部分:原則與原則的運用。

原則

1、檔案工作者鑒定、甄選、收集、保管檔案文件,并將其提供利用。為了當今的利用者,也為了子孫后代,檔案工作者有責任保護所保管文件實體的安全和內容的完整。

2、檔案工作者有責任確保自身及其他同事在一個沒有歧視、沒有性騷擾的環境中開展專業活動。

3、檔案工作者在保護個人隱私、維護機密安全以及做好保管工作的同時,應盡可能地推進館藏檔案利用工作。

4、檔案工作者根據現有檔案工作原則和操作規范,盡己所能履行自身職責,最大限度地推進和維持高水準的職業操守。

5、檔案工作者通過提升自身的知識與技能,以及與檔案和其他專業成員交流信息和經驗,為檔案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6、檔案工作者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為整個社會的利益服務。

原則的運用

一、鑒定、甄選和征集

1、檔案工作者根據機構的委任和財務狀況,對文件進行鑒定、甄選和收集。以上活動必須遵循保持全宗完整的原則。檔案工作者應當記錄有關文件鑒定、甄選和收集的標準尺度。

2、當競爭活動危及文件的安全時,檔案工作者不應競爭收藏。檔案工作者應當相互合作,確保文件保存于能夠有效整理和利用的場所。

3、在收集過程中,檔案工作者應當充分考慮對方是否擁有移交、捐贈或買賣的權力,經費安排和利益分配,文件整理方案,版權問題和提供利用的限制條件等各方面的情況。檔案工作者應當勸阻捐贈者對文件利用提出無理的限制條件,但是可以接受捐贈者提出明確的限制利用時限作為征集文件材料的交換條件。為了保護個人隱私,檔案工作者還應提醒捐贈者設置利用限制。檔案工作者必須忠實地履行在接收和征集過程中達成的協定。

4、根據政府以及相關鑒定機構制訂的原則、指南和政策,檔案工作者按照購買或寄存時的市場價格,對文件的貨幣價值進行鑒定,以確定購買價格及納稅標準。

二、保管

1、檔案工作者努力保護文件實體與內容的完整。檔案工作者對文件采取的任何專業活動都應記錄在案。

2、在需要出售或交換藏品時,檔案工作者應當盡一切努力聯系捐贈者或其代理人,告知他們這一決定。在銷毀之前,檔案工作者應盡力將藏品提供給其他收藏機構。檔案工作者應記錄所有與出售或交換藏品有關的決策和活動。

三、利用

1、檔案工作者對文件進行整理和編目,是為了使文件得到充分利用。

2、檔案工作者應充分尊重文件形成者或文件內容所涉及個人的隱私權,特別是那些對于文件的處置已不再擁有發言權的人。檔案工作者不能公開限制利用的文件內容,也不能通過了解其中的內容而獲取利益。

3、檔案工作者應當告知利用者文件限制利用的規定,并對一切利用者一視同仁。

4、檔案工作者應當告知利用者文件的版權限制,并讓利用者知道,如需利用,應當由利用者取得版權所有人的許可。

5、檔案工作者應保護利用者的個人隱私權,保證其提供的信息和閱檔內容不向他人透露。檔案工作者只有在獲得雙方首肯后,才可以為進行同類研究的利用者提供對方信息。

四、專業行為

1、利用本機構館藏做個人研究以及(或者)出版著作的檔案工作者,必須將這些活動告知雇主及利用同樣材料的研究者。在進行個人研究時,檔案工作者在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之前,須先告知成果所有人。

2、個人收藏文件的檔案工作者必須告知雇主自己的收藏活動,不能與自身所在機構競爭收藏,不能利用自己在工作中優先取得的信息發展個人的收藏愛好,同時適當保存收藏記錄。

五、推廣專業知識

1、檔案工作者為了彼此的專業發展,應當與其他檔案工作者交流專業知識和經驗。

2、檔案工作者應當與立法者以及制訂政策的官員交流專業知識和經驗,以幫助其制訂有關文件管理方面的政策及做出正確的決斷。

(曹勝梅編譯自美國國家檔案館和加拿大國家圖書檔案館網站,張新審定)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haofan.net/tech/201808/80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檔案之窗(dawindow.com) ???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4747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