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檔案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作用的創新探討
高等學校擔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如何不斷地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改革發展中面臨的重要課題。高校檔案作為大學教育事業發展的歷史印記,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思想內涵,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資源。充分利用高校檔案資源,可以充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并不斷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和手段,能夠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1 當代大學生思想發展的特點
大學生是當代中國社會中的一個獨特而耀眼的群體,他們是一個文化素質較高的群體,正因如此,他們承載了更多的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社會和家庭寄予了很高的希望,為此,我們有必要對大學生的特點做一個了解,并試圖尋找高校檔案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途徑。
大學生年齡一般在18到23歲,他們精力充沛、個性張揚,是社會最活躍的群體,對外界充滿了熱情和活力,好奇心強,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且反抗和評判的潛意識濃厚,對傳統和權威的認同和質疑并存;他們在政治覺悟上日趨成熟,注重對傳統文化、民族意識和民族精神的學習和追求;在人生價值上追求進步,追求獨立,追求發展,注重人生價值的實現;在社會公德意識上各高校通過各種形式不斷加強了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落實,從而大大提高了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隨著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以及人才競爭意識的轉變,大多數大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致使大學生的務實思想品質不斷強化,個性化思想突出明顯。
2 高校檔案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的獨特優勢及筆者工作實例
2.1 高校檔案的原始史料性,使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更具有感染力
高校檔案是高校師生在辦學過程中直接產生的歷史記錄,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手材料,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出真實歷史和當時情境,使曾經存在和發生過的人和事變得鮮活起來,由此使讀者身臨其境而產生較強的感染力。例如:筆者學校(江西應用科技學院)保存著學校四次跨越式發展的檔案,真實記錄了當時的場景,反映了學校的歷史發展變化,蘊含著學校逐步發展和形成的大學精神和大學風貌。通過陳列再現歷史情境,學生可從中切身領悟到前輩的艱苦創業精神,并且可以進行愛校榮校和集體精神的教育,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2 高校檔案的生動直觀性,使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更具有吸引力
高校檔案不僅內容豐富,而且載體多種多樣,有紙質檔案、照片檔案、實物檔案、聲像檔案等直觀性強、形象生動的檔案,利用它參與思政教育,有別于課堂上生硬的純理論的說教方式,可使大學生們更易接受,并使其能夠吸引大多數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例如:筆者學校在申報本科之際建立的校史博物館,共展出一千多張(件)照片、實物和文獻,使大學生們加深了解自身學校的發展史和學科建設發展史,了解校歌、校徽、校風、校訓等學校文化內涵,增強他們對國家建設和學校發展的關注,激發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主人翁意識;圖書館一樓大廳,首先看到的是80多位曾經在校讀書學習的知名畢業生的大型照片和介紹,畢業生們的孜孜不倦、奮發圖強的品德情操和眾志成城、追求卓越的思想境界對于人生觀和價值觀正在形成階段的莘莘學子有強烈的感染力,并能激發他們的榮譽感和使命感。
2.3 高校檔案的真實可信性,使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更具有說服力
高校檔案記載史料真實可靠,所提供的教育素材是高校以往歷史和當下發展的客觀記錄和真實縮影,其所涉及的人和事,都是曾經在校園里生活過的個性鮮明的人物以及生動的歷史事件。對于仍然在同一所學校中生活和學習的大學生來說,不僅真實可信,而且感覺親切,因而說服力更強,也更能夠取得他們的認同。例如:筆者學校的檔案館工作人員走出去、引進來利用館藏的檔案優化服務環境,營造有利于大學生文化素質提高和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義的場景讓大學生身臨其境觸摸身邊的歷史,親身感受學校真實發生的人和事,培養他們的團結友愛、平等互助、誠實可信、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激發他們的自豪。
2.4 高校檔案的多元廣泛性,使大學生接受思政教育更具有內在需求力
高校檔案蘊藏著學校方方面面的檔案,它縱貫古今,橫聯百業,貫通史學、文學、美學、社會學、建筑學、材料學等各個學科領域,而且根據物質樣態來分類,有書面語言的與形象生動的檔案;根據語言分類,有中文的和英文的檔案等。豐富的素材是對大學生進行理想教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并且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或者興趣愛好選擇資源。例如:筆者學校根據檔案的不同性質,分成不同的閱覽區,分別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以使大學生們在檔案中細細品味、凈化心靈,從而對思政教育工作起到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3 發揮作用的途徑是高校檔案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創新關鍵
3.1 結合第一課堂教育,增強大學生對高校檔案的了解
課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學生接受知識的最主要平臺。要發揮高校檔案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就必須通過第一課堂發揮到位。思政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蘊含在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檔案素材和資源,開設有關檔案內容的公共課程或選修課程來對大學生們進行思政教育;也可以請檔案專家和歷史學家開展系列主題講座授課;還可以請檔案館工作人員利用學校的各類資源進行圖片展覽和影像展播等特殊形式授課,把檔案館建設成人們了解學校歷史和發展的一扇窗戶,從而更好的達到教育的效果。
3.2 結合第二課堂教育,吸引大學生參與檔案工作編纂
課堂所學的不足,促使高校教育目標的實現必須依賴第二課堂的全面開展,尤其是需要內涵豐富、知識多樣的綜合大課堂———高校檔案。針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活躍、渴求知識、追求進步、積極向上、個性張揚、奮發成才等特點,高校檔案部門應圍繞德育主題,主動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與大學生展開互動,如:競賽類活動、參觀類活動、傳播類活動、展覽類活動等。
3.2.1競賽類活動 豐富的檔案資源是競賽題目最好的來源,筆者學校通過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校史、校友知識競賽,普及和宣傳學校的歷史和發展,鞏固大學生對學校優良傳統的沿襲,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
3.2.2參觀類活動 檔案館可以把校史、校志、年鑒等檔案資料陳列在學校的文化走廊、咖啡廳等,以及把學校名人、學校新舊建筑、校友等專題性檔案編研成果,在學校內開設檔案展覽大廳,讓校內外的人參觀并接受教育,以此了解校史、了解民俗風情,加強對當地的歷史、人文風情、優良傳統的了解,從而從更深層次上激發學生對社會的反哺之情。
3.2.3傳播類活動 網絡正在成為集獲取知識、接受教育、休閑與相互信息交流為一體的多功能場所。檔案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這個便捷的工具,采取豐富多彩的手段,教育的形式更精彩化、教育的對象更擴大化來普及檔案知識、傳播檔案文化,加強校史學習,激發學生愛校榮校的情感。
3.2.4展覽類活動 發揮高校檔案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舉辦不同類型的展覽。通過舉辦各種專題展覽,特別是在喜聞樂見的陳展形式下,給學生感官與心靈的沖擊,如展出各類獲獎材料,不僅讓大學生了解了學校的歷史文化,還增長了知識,從而使他們在精神上獲得享受、滿足和愉悅。
3.3 搭建社會實踐平臺,體現大學生對高校檔案育人的積極效應
高校檔案有別于一般的教學機構,其思想教育功能的體現和發揮,主要是通過搭建社會實踐平臺(即構建檔案實習與檔案文化育人基地),采用學生勤工助學或實習的形式,指導學生參與檔案整理、著錄、立卷、制作檢索工具以及檔案查閱利用等各環節的管理和服務工作,既能使學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鍛煉,又從中受到檔案文化的教育,實現學生“奉獻社會,服務大家,完善自身”的理想,使學校的思政教育得到延伸和拓展。
4 加強自身建設,抓住高校檔案工作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期
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專業學習、社會活動、生產實習等任務很多,且在發展的各個階段興趣愛好與關心關注的重點也不盡相同。要使高校檔案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就必須抓住一些關鍵有效期。
4.1 新生入學初期
大學生帶著對高校的敬慕與期盼,進校后都希望能對學校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參觀校史陳列館一般都是新生入學教育的“必修課”。抓住這一時期學生興趣高、關注度集中的時期,通過精心籌備,充分展示學校的發展沿革、悠久歷史、知名專家教授和校友,將引起大學新生愛國愛校的共鳴,激發大學新生努力學習、奮發拼搏的熱情。
4.2 校慶活動期
高校校慶都會通過籌備學校的發展歷程、奮斗軌跡等進行系統梳理,舉辦“知名校友圖片與事跡展”;邀請許多知名校友回校參加慶祝活動;制作校慶紀念冊、宣傳稿;舉辦專題講座和座談會等。在這濃厚的檔案文化氛圍感染下,在校大學生也會高度關注學校的發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同類高校比較中的位置,對師生起到鼓氣加勁作用,增強自信心,激發自豪感。
4.3 學校的一些重大紀念活動期間
在學校重大紀念活動時搞小型展覽,重要的政治活動、重要的紀念日、名人誕辰時發行紀念冊、回憶文集,舉辦陳列展等,能更有效地發揮檔案館的作用,例如:教師節來臨之際,可以舉辦“教師風采展”。宣傳學校的教師們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的突出成就、先進事跡,展現他們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潛心科研、建功立業的精神風貌;建黨紀念日來臨之際,舉辦“優秀黨員事跡展”,介紹優秀師生黨員的先進事跡、心路歷程。抓住這些關鍵時期,積極開展好各類檔案資源的宣傳展示活動,都能對在校大學生起到良好的教育激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