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利檔案裝訂法
(2005年命名)
作者:青島市檔案局來源:青島市檔案局2014-07-03 星期四
一、背景 在檔案的整理工作中,檔案裝訂是其中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將一組有密切聯系的檔案文件固定在一起,形成檔案的保管單位——卷。檔案的裝訂要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 平度市有2300多個檔案立檔單位,每年要形成大量檔案,無論是文書檔案還是專門檔案,裝訂工作任務十分繁重。常用的檔案裝訂大多采用的是“三孔一線”裝訂。用普通的錐子穿孔,一般用針穿上線引過后打結,費時費力。從1979年起在檔案裝訂中從線繩長度、錐子和裝訂方法進行了改進,不僅提高了裝訂速度,而且還節約了線繩,檔案裝訂結實美觀。
二、做法 1.采用線繩一拉準,確定線繩的長度 一般來講,檔案工作人員在檔案裝訂時只是大約確定檔案裝訂線繩的長度,往往會出現線繩過長或過短現象,造成浪費。因此從準確確定線繩長度開始研究檔案裝訂法。經過多年對檔案卷皮計算和實踐,發明了檔案裝訂用線繩“一拉準”。具體是:將線繩拉緊,對準卷皮(A4、B5皆可)的對角線,這時的線繩長度A就是檔案裝訂所需線繩的長度。如下圖所示: 從理論上講,一個卷皮的大對角線A將一個長方形的卷皮一分為二成為兩個直角三角形。以B5卷皮為例,卷皮的短邊C是28厘米,底邊B是40厘米,“三孔一線”裝訂的兩個邊孔距卷皮的上端和下端分別為6厘米,這樣上下兩個邊孔的直線距離為16厘米,考慮到文件以200頁為宜(約2厘米),再加上活結的長度8厘米。這樣,需要線繩的長度為:16×2+2×4+4×2=48(厘米)。按照直角三角形定理計算線繩的長度A約為48厘米。 2.改進裝訂用具,提高裝訂速度 先進適用的工具是提高檔案裝訂速度的關鍵。基層單位檔案整理裝訂工作數量大,任務重,為提高檔案的裝訂速度,又好又快的整理檔案是檔案工作者義不容辭的義務。過去檔案裝訂用錐子,扎孔、穿線費時費力。為提高裝訂速度,首先改進了裝訂用的錐子:將錐尖磨了一個切口,采用“逆向裝訂”方法,從檔案文件反面穿孔,錐子扎過掛上線繩一帶而過打結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檔案的裝訂速度。
三、成效 此法為平度市檔案館的高永利同志首創,經過30年的實踐有以下效果:一是提高了檔案裝訂速度。通過裝訂線繩“一拉準”和錐子的改進,采用“逆向裝訂”方法,按照一個檔案人員一般裝訂水平,每2分鐘即可裝訂一卷檔案,是原來裝訂速度的三倍。二是節約線繩,有利于節約資源。按照2300個立卷單位每個單位浪費一根線繩(約40厘米)計算,一年就是9200米(約82斤),價值近千元。而采用線繩長度“一拉準”方法,可以快速確定線繩的長度并節約大量絨棉和資金,有利于節約資源和建立環境友好型社會。三是可以達到檔案案卷裝訂結實、美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項檔案裝訂法于2005年參加青島市檔案系統業務技能比武活動榮獲業務絕活展示三等獎,并被以個人姓名命名為“高永利檔案裝訂法”。該工作法在檔案工作中推廣應用30年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檔案工作人員的歡迎和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