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對比研究及啟示
國外職業資格認證制度歷史悠久,檔案學領域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啟動,與檔案館相關的行業及其他行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從其形成到發展亦有很長的歷史。我國從90年代開始制定有關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現已逐步完善并形成體系。但是我國的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至今還沒有建立。2004年1月,上海首先推行檔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成為全國最先推行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推行檔案專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的地方,打破了檔案專業技術資格終身制,是我國檔案職業資格制度的有益嘗試,對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全國的推行具有巨大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1 國內外檔案職業資格制度的發展現狀
1.1 國外檔案職業資格制度發展概況
目前,世界各國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雖沒有建立較為正規的體系,但由于各國檔案教育和檔案事業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其中具有代表意義的國家是法國、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法國是世界檔案高等教育的發祥地。法國于1821年成立的巴黎檔案學院是世界上第一所高等檔案學校,1846年教育部長的法令中有一項規定———凡持有檔案學證書的人,享有優先在檔案館內工作的權利。這一規定可視為世界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源頭。目前,法國國家檔案館的專業人員必須通過專門的職業資格考試才能上崗,主要分為檔案總保管員、副檔案保管員、文獻檔案保管員、助理檔案員和辦事員,他們屬于不同等級的國家職員系列。下一級的專業人員想要晉升為上一級的專業人員,必須在工作一定時期后,通過社會公開的招聘考試,再通過嚴格的考核和較長時期的鍛煉才能實現。法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保證了法國檔案工作者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素養和職業技能。
美國檔案工作者協會(SocietyofAmericanArchivists,SAA)于1936年成立以后,工作重點一直致力于提高檔案工作者素質和推動檔案教育的發展。但是,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前,由于檔案教育發展緩慢,正規的、較大規模的檔案教育體系尚未形成。1985年6月,“教育與專業發展委員會”(CEPD)提出了一份“檔案學家”證書獲得資格標準草案,標志著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初步形成。1987年SAA 成立了“臨時資格認證局”(InterimBoardforCertification,IBC),以確定職業化的檔案工作者的資格標準以及考核辦法。1989年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采取考試制,這種考試制度要求只有通過指定機構的考試且達到一定分數才能獲得檔案職業資格證書。目前,該檔案職業資格證書體現了美國檔案工作的重要特點,是一種面向北美、兼及世界的開放式認證體系。它屬于一種自愿性、獨立性和非盈利性的組織,是整個北美地區唯一提供檔案行業職業資格考試的組織。由于其考核標準客觀、公正、全面和科學,具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特點,因而成為美國許多檔案機構聘用人員的重要參考標準,受到許多用人單位的好評。可以說,美國檔案工作者認證學會所開創的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對全世界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完善和發展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引入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考試體系。
20世紀70年代,英國檔案工作者協會(SOA)認可的檔案管理證書(DiplomainArchiveAdministration),標志著英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開始。目前SOA 開展兩種認證活動:提供單組證書(SingleModuleCertificates,簡稱SMCs)的檔案管理認證和提供檔案保護資格認證(CertificatesinArchivalConservation)。SMCs認證是檔案管理證書的一種形式,一般采取遠程教育的方式進行,提供聲像檔案、商業檔案、教會文件、古文字學與外交學、房地產檔案、中央和地方政府文件、蘇格蘭法律與政府文件等7種單組證書。檔案保護資格認證是一種開放式認證項目,專為檔案保管領域的工作人員提供,主要采取自學交流與集中培訓相結合的授課方式。
澳大利亞的頗具特色的國家檔案職業資格認證體系是在借鑒英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而形成的。澳大利亞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依托于檔案高等教育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主要由檔案工作者協會(ASA)和文件管理協會(RAMM)共同開展。根據“澳大利亞資格框架”(AustralianQualificationframework,AQF)和“國家行業能力標準”(NationalIndustryCompetencyStandard),澳大利亞制定了?澳大利亞文件管理標準?(AustralianStandardRecordsManagement,AS4390)和?國家文件檔案能力標準?(NationalRecordsandArchivesCompetencyStandards),加上發布的關于檔案工作者職業教育認證與檔案工作者使命的兩項聲明,這四個標準成為澳大利亞ASA 課程設置與確認的基本準則。最近為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ASA 與RAMM 成立了“ASA/RAMM 能力框架聯合委員會”(JointASA/RMAACompetencyframeworkCommittee),以促進檔案與文件管理行業職業資格認證標準的發展。
1.2 我國逐步完善、健康發展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我國職業資格認證活動的開展,從1993年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算起,也不過20余年的時間,而西方發達國家的職業資格認證已經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歷史。可以說,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對于構建職業資格認證的體系、原則和方法等還不夠成熟,需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
1.2.1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中國眾多行業的發展 在我國,許多行業職業資格認證已與國際接軌,并逐步形成體系。如:國際通用的IT 行業Cisco認證體系,該行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認證體系。借鑒國外的等級制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它由網絡工程設計方向和網絡安裝和技術支持方向兩個方向組成,每個方向又分為CCNA、CCNP、CCIE 三個技術等級。2004年6月在我國啟動的國際財務會計師(IFA)認證;國際會計師專業資格證書(AI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ACCA);美國管理會計師認證(CMA);加拿大注會協會證書(CGA);澳大利亞注會協會證書(ASCPA)等。2004年—200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CFA)考試在中國日漸火暴。2005年我國又新增了注冊設備監理師、建造師、核安全工程師、以及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現已開設的信息技術管理職業資格認證,可緩解各行業普遍存在的信息化建設管理人才短缺的問題,并將成為信息技術管理者必備的職業資格認證證書,
1.2.2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中國眾多行業的成功實踐 1999 年5 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將我國社會職業分為1838種,8 大類,為我國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實施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基礎。到目前為止,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共頒布了三批共102個職業標準,已有23個行業建立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證書制。據統計,目前全國累計已經有3500萬人次取得了職業資格證書。教師、醫師、律師、會計師等行業均已實行了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十五”期間,我國要完成300 個主要職業(工種)的標準制定工作,使國家職業資格證覆蓋國民經濟的主要職業(工種)。
自2004年1月起,上海首先推行了檔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規定取得檔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后每3年登記一次,從而打破了檔案專業技術資格終身制。在由上海市人事局、檔案局聯合印發的?上海市檔案專業人員職業資格暫行規定?中,明確了檔案專業技術人員初、中級職業資格的取得,實行大綱、試題統一,考試標準、組織統一的考試辦法,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高級職業資格取得的辦法將另行規定。申請再次登記的檔案專業技術人員,除必須符合規定的政治、業務條件外,還應完成規定的教育和業務培訓科目。持證者3年內未重新登記的,資格證書自動失效。規定明確由上海市人事局、檔案局共同負責本市檔案技術人員執業資格的政策制定、組織協調、資格考試監督管理工作,并作了具體分工。上海市是全國最先推行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推行檔案專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的地方,對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在全國的推行具有巨大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2 國外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設和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學者們普遍認為,研究和借鑒國外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將推動我國檔案工作領域內相應制度的發展。從國外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設發展情況,我們可得出如下啟示:
2.1 構建我國檔案行業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
西方發達國家的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依托檔案高等教育與培訓機構,一般由國家級的檔案工作者協會發起創辦,通過制定通用的職業工作標準,采取公開考試、資歷考核等各種方式授予申請者職業資格證書。雖然嚴格的檔案職業準入制度在西方國家尚未建立,但對檔案從業人員卻有較高的學歷要求。例如,美國檔案從業人員上崗就業的基本條件必須是研究生學歷;在澳大利亞,必須具有檔案或文件管理專業的本科學歷才能從事檔案工作。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尚未建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但考慮到我國檔案教育與檔案事業發展現狀,我們應借鑒國外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建設經驗,將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與檔案高等教育的發展結合起來。筆者認為,首先,我國應制定全國統一的檔案職業認證考試資格標準,從而間接實現對檔案工作崗位的準入控制,鼓勵在職檔案人員獲取專業職業資格證書,并通過對其進行考核和評價,從而保證在崗人員具有較高的業務水平。
2.2 建立全面、科學、客觀、公正的職業資格考核體系
目前,檔案工作崗位缺乏職業準入控制,檔案從業人員缺乏統一的上崗資格標準,非專業人員進入檔案部門不存在太多限制。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檔案職業資格證書認證制度在我國檔案工作領域尚未建立,由國家檔案局頒布的?檔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1997年)和?檔案專業人員職務實行條例?(1986年),僅僅只是涉及了檔案專業人員職務職稱方面,均未涉及職業資格認證的內容。其次,雖然有些省市每年都舉行檔案從業人員資格上崗的培訓與考試,但其培訓時間極短,往往只有7~10天,培訓內容并不全面,并且其考核和鑒定缺乏較嚴格的標準,其結果往往是讓那些并未獲得全面、專業的檔案學相關知識的非專業人員,極其輕易地獲得名不符其實的專業職位。因此,從我國檔案工作實際來看,應當由中國檔案學會和各地方檔案學會擔任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執行者,并聘請社會各界的資深檔案專業研究人員和著名檔案學者,共同制定全國性的職業資格認證考試標準,逐步建立科學、規范、公開、公正的檔案職業資格考核體系。
2.3 終身學習理念與非終身資格認證的一致性
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但影響著檔案學外部相關學科知識,同時也使得檔案學本身的理論和方法面臨著更新的挑戰。這就要求檔案工作者在工作中不但要提高自身檔案專業知識素養,不斷更新知識結構,還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新觀念。對此,美國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順應時代發展,實行非終身認證,體現了其對終身學習的重視。因此,我們在對檔案工作著進行繼續教育培訓時,應當制定完善的繼續教育計劃,在師資力量、課程安排、教學時間等方面做出科學的安排,并鼓勵在職人員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社區實踐等,從而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適合我國檔案人員終身學習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2.4 制定不同級別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以適應我國檔案事業發展一般來說,檔案機構的級別越高、規模越大,其對檔案工作者能力和素質的要求就越高,反之亦然。同樣,在同一機構內,不同的檔案工作崗位對檔案人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對于某些崗位如檔案參考咨詢服務、檔案編研等,這些崗位對檔案從業人員綜合素質要求較高,要求檔案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資格等級。對于如檔案閱覽室的工作人員等一般性的服務崗位,其資格等級要求可以較低。另外,在推行檔案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時,要針對不同地區檔案事業發展現狀,結合我國各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水平不平衡性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因此,我們應當制定一系列的不同級別的職業資格認證體系,以適應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檔案行業建立并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檔案職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我們應立足我國檔案工作發展實際,借鑒國外檔案職業資格制度經驗,建立健全我國檔案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以推動我國檔案工作和檔案事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