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完善檔案館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實踐思路
檔案編研工作是充分實現檔案價值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條件下,社會對檔案信息的需求程度與獲取方式均發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現代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促使檔案館的檔案編研工作從手段、方式到理論體系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面對這種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革趨勢,檔案館應當及時調整、改變檔案編研工作的方法與思路,科學地選取適合檔案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最佳途徑,完善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措施建設,保障檔案編研工作得到健康持久、深入有序的開展。
1.圍繞中心與適應個性并舉
“圍繞中心”,即指檔案編研工作在選題上要緊扣社會發展的脈搏,以弘揚時代主旋律為己任,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重點工作開展選題研究,充分發揮檔案館資治襄政、存史鑒史的基本功能,為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提供服務。“適應個性”則指在檔案編研工作選題上要結合目前檔案信息服務對象大眾化的趨勢,依托館藏資源、拓寬選題思路、形成多元題材、突出個性色彩,體現檔案館文化傳承、娛樂休閑等功能,使廣大利用者在休閑、消遣、娛樂的同時獲取趣味、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檔案館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過程中,圍繞中心與適應個性并舉,有利于以現實社會需求作為選題的出發點,最大限度地發揮館藏檔案史料的價值作用。
2.立足館藏與多媒合作同在
檔案編研工作極具中國特色,作為一種把靜態的檔案資源轉化為動態的檔案信息的過程,自然離不開檔案館藏的佐輔支持。豐富的館藏內容、合理的館藏結構、完善的檢索體系及科學的管理手段成為檔案編研工作得以“安身立命”之本。為此,檔案館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檔案館接收檔案范圍的地域性特點,以自身館藏檔案資源為基本支撐,立足館藏,挖掘館藏潛力,形成檔案編研成果。然而,隨著時代進步、科技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變化,檔案館要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適應社會的信息需求,就必須克服以一館之藏單槍匹馬地開展檔案編研活動的短見,在立足館藏的同時,主動地將自身館藏檔案資源納入社會檔案信息共建共享的協作體系之中,借助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投入、共同從事檔案編研活動,力爭早日形成檔案館與檔案館之間、檔案館與社會之間、檔案館與公眾個人之間、檔案館與科研機構之間的“多媒合作”的檔案編研工作新模式,有效解決檔案信息共享、優秀人才短缺、經費瓶頸制約等一系列困擾檔案編研工作發展的難題,實現檔案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初衷。
3.繼承傳統與開拓創新互補
應當承認,檔案編研工作的傳統模式其經費投入較大、出版周期延宕、信息交流受阻、成果形式單一,已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現代檔案工作的客觀需要,必須加以變革更新。這就要求檔案館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過程中,努力結合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應用,開拓檔案編研工作的新途徑,創建檔案編研工作的新模式,以集成、綜合服務的優勢適應社會公眾與實際利用的需要。必須強調的是,檔案作為具有原始記錄屬性的史料,其內容的唯一性和載體的典型性特點使之難以簡單地被電子文件、電子載體等形式徹底取代,新、舊兩種模式所形成的檔案編研工作成果的作用與特點不盡相同,各有優勢、互為彌補,因此它們將在檔案編研工作及其成果中長期共存共榮。這也是檔案館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過程中的必然選擇。
4.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
人類的所有社會活動都有一定的利益追求,它構成了講求效益的動因。努力使檔案編研工作的成果獲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檔案編研工作成果的功能效績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始終是檔案編研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愿望。檔案編研工作作為一項管理性較強的“工程”,追求經濟效益是極為正常的,無可厚非。但是,檔案編研工作絕不允許單純地追求經濟效益,一味地朝“錢”看,而忽略了社會效益,忘記了檔案工作的服務宗旨。必須努力爭取做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講究檔案編研工作經濟效益的同時,更加關注檔案編研工作的社會效益,力求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可以說,講求檔案編研工作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既是檔案工作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之舉,也是向社會表明整個檔案工作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求得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即使是當二者相悖時,經濟效益應當服從社會效益,這也是由檔案館的基本性質所決定的一種必然選擇。
5.注重研究與勇于實踐共存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與檔案工作不斷創新的現實,給檔案編研工作打上了深深的時代變革的烙印:新的思想觀念、新的理論方法、新的技術手段。因此,檔案館在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重視對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技術手段的研究和掌握,并將其應用于檔案編研工作的具體實踐之中,同時,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措施,在具體的業務實踐中檢驗它們。通過業務實踐,使新的思想觀念、理論方法、技術手段得到完善、提煉、升華,化作檔案館自身進一步強化檔案編研工作的內在素質和能力,這對于檔案館綜合業務能力的提高,無疑是大有裨益的。
6.打造精品與提高素質相攜
檔案編研工作的成果質量是檔案館開展檔案編研工作的生命線與本質所在。要使檔案編研工作的成果吸引廣大利用者的“眼球”,就必須開發形成“適銷對路”的檔案編研產品、打造檔案編研工作的精品,努力使檔案編研工作的成果突出個體性和時代性,并兼顧趣味性,以滿足廣大利用者對檔案信息材料全方位、多角度、大視野系統研究的需求。然而,打造檔案編研工作精品確非易事,它對從事檔案編研工作的人員提出了較高的素質要求:必須具備在浩如煙海、良莠混雜的檔案史料中采擷整合信息的能力;熟練掌握文字表達、編纂加工的技能;擁有求實創新、甘為人梯、默默奉獻的精神;等等。這些素質絕非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在打造檔案編研工作精品的實踐中逐漸獲得,逐步加強。檔案館要加強對檔案編研專業隊伍能力的培養,將提高檔案編研專業隊伍素質的工作擺上日程,變一般性的號召為強制性的要求,在較短的時間里把檔案編研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打造精品與提高素質二者是相輔相成的,打造精品要求提高檔案編研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素質加強了檔案編研成果的質量,二者的相攜并進為檔案編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