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檔案保管過程中的保密工作
1.1檔案庫房管理中的保密工作
檔案的庫房管理是檔案保密的重點。檔案庫房應按照國家有關規(guī)定單獨興建,從檔案保密的角度來看,不宜將庫房設在辦公樓的最底層,庫房門窗等應專門加固,以防盜竊,還應盡量做到庫房與辦公室分開,庫房與借閱室分開。檔案庫房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制定嚴格的庫房管理制度,無關人員一律禁止入內。實踐證明,檔案庫房的科學管理,是做好檔案保密、維護檔案安全的基本保障。
1.2絕密檔案的管理和保密
絕密檔案是黨和國家的核心秘密,它關系到黨和國家的安全,關系到國家的政治活動、軍事活動和經濟發(fā)展的成敗,關系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因此,為確保國家核心秘密的安全,必須管理好絕密檔案。
1.2.1絕密檔案應與非絕密檔案分別保管。要設保險柜、保險鎖、防盜器,從保管條件上確保絕密檔案的安全。
1.2.2提高絕密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絕密檔案管理人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身份,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識,不僅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經手的事情件件有頭有尾,手續(xù)清楚,無論在什么場合,都應做到守口如瓶,萬無一失,把保守國家秘密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應盡的義務。
1.2.3加強絕密檔案的日常管理。絕密檔案的調閱、移出、銷毀等應嚴格按規(guī)定手續(xù)辦理,必須經指定領導人審批,認真履行登記、簽字手續(xù),任何人無權擅自調閱。
1.3做好檔案的保管期限與保密期限的區(qū)分工作
確定保管期限的原則是,正確分析和鑒別檔案內容的現實作用和歷史作用,根據本機關工作的需要,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準確地判定檔案的保管期限,而保密期限是根據國家秘密事頂在一定時間內,如被泄露,將對國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的危害來確定的,它表示該國家秘密事項在其確定的期限內,受國家有關保密法律、法規(guī)的保護,產生法律效力的時限。《國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規(guī)定》中規(guī)定:除有特殊規(guī)定外,絕密級事項不超過30年,機密級事項不超過20年,秘密級事項不超過10年。
1.4檔案涉密情況的變化
檔案在保管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文件貫徹的情況變化的。基本變化是升密、降密、解密。其中升密是極少數的,也是暫時的;總的趨勢是降密,直至解密。其變化原因是:
1.4.1保密范圍的變化;
1.4.2密級文件作用的變化。原來的密級文件指導作用與現在工作不相適應,已失去了指導作用,為此立檔單位廢除了此類文件,密級自然就解除了;
1.4.3保密時限的變化,原室藏檔案有關涉密文件,只標有密級而沒有保密時限,多數都是超期服役。
1.5做好檔案密級的調整工作要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以及1991年國家保密局、國家檔案局聯(lián)合制發(fā)的《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解密和劃分控制使用范圍的暫行規(guī)定》的精神,在廣泛宣傳、提高認識、大力協(xié)調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好三個問題:
1.5.1嚴格執(zhí)行解密劃控的時間標準,有關涉密內容標準及保密規(guī)范標準,做到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
1.5.2主動接受保密部門對調整工作的監(jiān)督指導,齊心協(xié)力搞好檔案涉密文件的清查鑒定。
1.5.3要建立法制的新秩序。對涉密檔案的變化調整,不僅要立足于當前的實際工作,還要著眼于長遠。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以往關于檔案保密的制度還不健全,適應不了《保密法》的要求,需要完善增加新的內容。
2.做好檔案利用過程中的保密工作
2.1做好檔案利用中的監(jiān)督工作
檔案利用監(jiān)督是做好檔案利用過程中保密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它能有效地發(fā)現并制止糾正檔案利用過程中不利于檔案保密的各種不良行為,從而做到既能利用檔案,又能保證檔案的完整與安全。檔案利用監(jiān)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
2.1.1制度建設。檔案利用規(guī)章制度一般有閱覽制度、外借制度、復制制度等。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層次的利用人員確定不同的利用范圍,規(guī)定不同的審批手續(xù),使提供利用工作有章可循,在大力開展檔案利用工作的同時,確保不失密、不泄密及文件的完好無損。
2.1.2隊伍建設。擔負利用服務工作的檔案管理人員,是利用制度的直接貫徹者,對檔案的安全負有直接責任,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業(yè)務和文化素質。還要有敏銳的工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善于做利用者的工作,能獨立處理利用中出現的一般問題。
2.1.3監(jiān)督措施。在利用中,要根據利用的不同,掌握其心理的思想動機,加強重點監(jiān)護。有條件的檔案館(室)可以安裝攝像監(jiān)視器。對某些為獲取憑證而來查閱檔案的利用者,要防止偷撕或涂改檔案;對一些平時看書畫線或沾口水的不良習慣,要及時提醒。在利用者離開之前,仔細檢查翻閱被利用過的案卷和文件,發(fā)現問題及時查處,并在利用登記簿上備注說明。對于損毀檔案較為嚴重的違法行為,應及時報告有關領導,以便及時查處,挽回損失。
2.2正確處理好檔案保密與利用的關系
保守國家機密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更是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神圣職責。日常工作中,檔案管理人員十分重視檔案保密,工作盡心盡職,但由于在傳統(tǒng)的保密觀念影響下,檔案工作普遍存在著重保輕用、利用不足的現象。檔案部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觀念,在嚴格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時,切實完善工作職能,為群眾需求做好服務。
2.3進一步做好檔案開放中的保密工作
2.3.1做好檔案的審查工作。審查工作是檔案開放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是開放檔案工作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主要任務是科學而準確地區(qū)分、判定檔案的開放與控制使用范圍。
2.3.2做好檔案的解密工作。保密檔案是有等級的,其劃分等級是根據《保密法》規(guī)定,劃分為“絕密”、“機密”、“秘密”三級。確定檔案的密級,就是為了讓檔案工作人員根據不同的密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檔案。一旦秘密保管期限屆滿,便失去了它的保密價值。為此,我們就不能按原有的保密文件管理,而應該按照公開文件進行管理。
3.強化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責
檔案保管工作的具體任務就是做到不壞、不丟、不散、不亂。不壞,就是要求檔案保管得完好無損,不致因各種不利因素而使檔案損壞,對已經破損的檔案,要及時搶修。不丟,就是要求檔案絕對平安,不致因工作疏忽而使檔案遺失或被竊,不僅保證檔案實體平安,也要保證檔案內容的平安。不散,就是要求檔案的保管相對集中,不因檔案的分散保管而使檔案管理不便,甚至造成檔案損壞或丟失等嚴重情況。不亂,就是要求檔案保管工作有條不紊,檔案排架整潔規(guī)范,有章可循,有目可查。
要不斷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對保守企業(yè)秘密負有比一般工作人員更為重大的責任。因此,檔案保密工作好與壞,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是關鍵。絕密檔案管理人員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事業(yè)心和高度的保密意識,有這么一句話,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在不知不覺中就泄露了秘密。所以檔案人員無論在什么場合,都應把保守企業(yè)秘密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和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