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從事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工作5年,積累了一些工作經驗,也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感到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必須改革和創新。
崗位培訓是指根據崗位職責的需要,對即將上崗人員或在崗人員進行的培訓。這種培訓以受訓對象的知識和實際工作能力與所在崗位現實和未來需要之間的差距為依據,著重于對崗位所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我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實施對檔案人員的崗位培訓,通過十幾年的實踐,形成了以國家檔案行政主管部門和檔案機構為歸口管理部門、以地方各級檔案部門和檔案機構為培訓主體的檔案人員崗位培訓網絡體系?,F在,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已經成為開展的最為普遍,參加學習人數最多,效果最為顯著的一種檔案教育形式。
檔案人員崗位培訓是檔案事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它通過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能力,為檔案事業改革發展服務,為檔案干部隊伍建設服務。提高檔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工作 能力是崗位培訓工作的核心內容。
檔案人員崗位培訓的目標是通過培養和提高檔案人員對現實工作和未來工作的適應能力,造就一支適應檔案事業發展需要的高素質的檔案干部隊伍。
檔案人員崗位培訓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使檔案人員的業務行為規范、準確,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減少工作失誤;為檔案人員不斷補充和更新知識與技能,使其知識、技能與檔案事業的發展保持同步。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屬于成人非學歷教育,在培訓方式、方法上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培訓應從提高受訓者的工作能力,經過對培訓方式、方法的科學運作,最終達到良好的培訓效果。檔案人員崗位培訓應當以成人教育理論為指導,充分借鑒國內外人力資源開發的成功經驗,確立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培訓理念。崗位培訓的對象主要是在職檔案人員,他們的學習目標具有現實性和確定性的特點。培訓內容要求做到針對性、實用性與先進性、前沿性的統一。目前檔案人員崗位培訓已形成了幾門相對固定的課程,但這些課程從檔案專業學習教育照搬過來的痕跡較重,從崗位培訓角度進行編排設計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實施培訓是培訓工作的核心,在培訓實施過程中,采用的培訓方法是否合適對培訓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目前檔案人員崗位培訓普遍采用的是課堂講授法,這種培訓方法具有一次性傳授的內容多且全面、對培訓設施條件要求不高、授課自由度較高等優點,但也具有內容消化難度大、與學員之間的互動交流機會少、授課無法顧及學員個體差異等不足。
二十一世紀是中華民族全面振興的重要時期,科技進步和高素質人才日益成為檔案事業發展的決定因素。高素質人才的基礎在教育,高素質人才的成長靠實踐、靠在職培訓。把提高檔案人員綜合素質作為崗位培訓的唯一宗旨,把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放到第一位,追求專業素質與操作技能并舉的雙重效應是當前崗位培訓發展的方向。要達到這種良好的培訓效果,必須改革和創新檔案人員崗位培訓。
一是培訓內容和方式的創新。目前,我們培訓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集中授課方式,這種形式比較單一,以課本為主,重理論學習,是一種單向傳授知識和經驗的教學方式。在培訓內容上,仍以傳統檔案學理論為主,缺乏信息科學、社會宣傳、利用服務、特殊載體等比較新穎的內容,知識更新的培訓目的收效不顯著。另外,培訓教材過于注重專業知識,缺乏創新能力的培訓。致使檔案人員在專業理論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接受了檔案專業長期形成的學術規范和思維方式,不利于檔案工作的開拓創新。檔案人員崗位培訓的內容和方式,要以符合檔案事業發展的要求、檔案干部隊伍的現狀中急需解決的問題為著眼點。開展互動形式的培訓,培訓前先了解培訓需求,根據檔案人員的迫切需要確定課程和課時,使培訓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實用性。吸引培訓對象的注意力,引起培訓對象的共鳴,提高培訓對象的學習積極性。
二是培訓機制的創新。檔案人員崗位培訓,要取得成效,必須要有相應的機制做保障,有以下二點:一是建立評議機制。每次培訓班結束,全面科學的評估培訓內容,方式方法的效果,為下一次的培訓取得指導性經驗。二是建立教師資格年檢制度。近年培訓工作發現,授課老師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統一管理。有的知識老化,教學能力下降,直接影響了教學水平。對此,加強對培訓教師的有效管理,建立教師資格年檢制度,實行定期考核,對教師的專業知識、綜合能力、教學水平進行考核。考核時,除派專人現場聽課評估外,還可組織學員對授課老師進行評分,保證考核做到客觀公正,真正調動培訓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師資水平,推動培訓工作向高水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