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欧美第一页,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免费日本高清视频,久一区二区,99re视频在线播放,嫩草网

檔案之窗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檔案管理 » 綜合管理 » 正文

文書立卷改革之我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08-18 18:39:13    來源:網絡    作者:嚴永官    瀏覽次數:417    評論:0
導讀

我國檔案工作的行業標準《歸檔文件整理規則》(2000年12月6日由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簡稱《規則》)施行至今已經五年有余,目前的貫徹情況如何?從事實際工作的檔案人員對貫徹《規則》的反響怎樣?《規則》的實施對檔案工作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我們確實有必要對其進行一番認真的回顧與反思,以利于不斷總結推廣經驗和吸取教訓,使這一改革收到更好的效果。筆者現結合本

我國檔案工作的行業標準《歸檔文件整理規則》(2000年12月6日由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發布,2001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簡稱《規則》)施行至今已經五年有余,目前的貫徹情況如何?從事實際工作的檔案人員對貫徹《規則》的反響怎樣?《規則》的實施對檔案工作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我們確實有必要對其進行一番認真的回顧與反思,以利于不斷總結推廣經驗和吸取教訓,使這一改革收到更好的效果。筆者現結合本區的調研情況和對現有研究的了解談一些粗淺的一孔之見。
一、幾年來《規則》執行的基本情況
1、國家對《規則》的基本態度。從標準的性質來看,將其確定為推薦標準(DAT/22---2000)。圍繞這一性質,《中國檔案》2001年第1期在刊發《規則》時的編者按中就有了“供各地參考應用”的措辭。而在第5期的系列談之三中又明確講到:“更由于我國地區差異性大,各地對《規則》實施所需條件的準備也不相同,因此將《規則》作為推薦性行業標準,放寬對實施《規則》過渡期的要求,在一段時期內允許《規則》與文書立卷兩種整理方法并存,便于各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在積極推進檔案工作現代化的同時,靈活掌握《規則》的推廣時間和推廣進度”。這就意味著立卷改革要搞,但不是一刀切。于是比較典型的是在做了一些宣傳工作后,就聽其自然,有積極性就搞,不想搞也不強求。正因為如此,所以就使得《規則》的施行勢必會有一個較長的過渡期,各地的發展必然會很不平衡。
2、部分省市的做法?!兑巹t》實施以來,各地的反響不盡一致,甚至可以說是距離很大。從其貫徹速度上來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積極響應,甚至在《規則》產生的同時就開始了此項工作。如廣東省檔案局在全國率先推行文書立卷改革,2000年2月出臺了《東省文件材料歸檔方法改革方案》。至2001年,省直機關中已有40多家實施了歸檔方法改革。廣西通過制定細則、軟件支持、試點完善、統一施行的措施,于2000年10月8日下發了《關于在全區推行歸檔文件整理方法改革工作的通知》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歸檔文件整理實施細則》,要求從2001年1月1日起統一在全區范圍內推行新的歸檔文件整理方法。
二是近幾年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推進較快。如江蘇省的海安縣全縣所有鄉鎮、縣級機關及條管部門等103個單位均已貫徹執行《歸檔文件整理規則》,文書立卷改革面達100%。為了切實有效地推進此項改革,海安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還把全面實施文書立卷改革工作,全面推行配套軟件納入縣委“三大建設”(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法制建設)的內容,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項目,使立卷改革工作得到有效扎實地推行。
三是目前正在迎頭趕上。如有些地區,在抓了少量的試點單位后就沒有及時抓緊總結和推廣。還有部分地區和系統總體目標不夠明確,更沒有緊迫感。
二、對文書立卷改革的一些想法
1、案卷的產生及其弊端。由于這次改革所針對的是原來實行的以卷為保管單位,所以我們對文書立卷改革必要性的認識應當是建立在對案卷全面認識的基礎之上。案卷是手工檢索時期的必然產物。我們將文件按照其有機的聯系,并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將歸檔文件組合成較大的實體單位——案卷,自然就大大減少了保管單位的數量。而當需要查找時,我們則可以通過案卷目錄、卷內文件目錄來進行分層查找,限定檢索范圍,增強手工檢索的目的性和效率。從這個意義上講立卷是有益的。
但多年的實踐已經證明案卷使檔案工作諸多環節陷入困境。一是歸檔文件整理難。在各種教材中都講歸檔文件應當按照六個特征立卷,并要求將六個特征綜合使用。事實上這種方法很難掌握,其整理結果也往往是一人一個樣。二是進館整理難。按照現行規定,區縣級檔案館是接收各形成單位保管滿十年的檔案進館。在每次進館前由于案卷的先天不足,加上認識的差異,都需進行大規模的重新整理工作。這在實際上作中造成了很大的困難:一方面檔案館要挑選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進館;另一方面檔案人員很難用歷史的、全面的和發展的觀點來準確地判定檔案的價值。尤其是大量的檔案還不是以整卷為處理對象,所以盡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結果仍是既破壞了原貌,又在質量上很不理想。三是存毀鑒定工作難。按現行規定,檔案的保存價值都是以保管期限來體現的,這樣就有了到期檔案的鑒定和銷毀,即剔出無繼續保存價值的檔案予以銷毀?,F在解放后形成的長期檔案一部分也己經超過50年的保管期限,還有接收的撤銷單位等部分短期檔案,再加上永久保存的檔案中由于立卷質量不高而混入大量已經失去保存價值的檔案。所以館藏檔案的鑒定工作引起了各級檔案館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區縣級檔案館更是如此。但時至今日,這個問題仍是檔案館工作的一個瓶頸。四是開放鑒定難。檔案是否開放,其形成時間長短已經不是問題,主要是看其是否可以讓人民大眾知曉。每當開放鑒定時,面對案卷中大部分可開放但僅有一二件不能開放的案卷就比較難處理。結果便是要么干脆整卷不開放,要么拆卷重整。然而這兩種處理方法均不是上策,前者無端縮小了開放范圍;后者耗費很大的工作量不說,并且會對以后的編目等工作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以上所列的幾大困難,根本原因均出于“卷”。如果我們的基本保管單位是件而不是卷的話,那么在各種鑒定、整理工作中就會方便得多。正因為這樣,立卷改革的呼聲由來已久,而且已經經歷了一個不短的過渡時期。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出現過“立小卷”、“一事一卷”等探索。1990年,山東省檔案局就在省直機關開展了“一事一卷”立小卷的改革試點,使立卷方法比較容易掌握,更趨科學。也正是這樣,國家檔案局于1997年初開始了《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的制定工作,并于2000年1月6日由國家檔案局、中央檔案館發布施行。
2、《規則》施行是對檔案業務工作的改革。歸檔文件整理《規則》主要實現了三個轉變:一是從“卷”轉變為“件”。《規則》取消了“案卷”,而以“件”為整理、保管、統計、檔案移交單位,從而避免了以往由于立卷工作帶來的組卷不合理、案卷題名擬寫不準確等問題。二是從“傳統”轉變為“現代”。《規則》的出臺,是在計算機文檔管理軟件的支持下進行歸檔文件整理,摒棄了手工管理模式,實現了檔案管理現代化。三是從“封閉”轉變為“開放”。新規則的指導思想強調“深化利用”,檔案人員應該樹立以計算機技術為基礎的檔案信息網絡化管理理念,將工作重點轉向豐富檢索途徑和完善服務利用上來,充分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作用。
從以上三個方面的轉變可以看出,施行《規則》確實是對我國檔案工作的一大改革??梢灶A計,隨著這一改革的深化,必然會對我國檔案工作的理念、方法和結果帶來很大的推進作用。
3、計算機管理為以件為保管單位提供了可能。歸檔文件以件為保管單位與電腦參與檔案管理是分不開的。近年來,檔案部門的電腦普及率提高很快,特別是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各單位的文書檔案部門不僅用上了電腦,不少單位還建立了局域網。
電腦參與檔案管理后之所以給立卷改革打開方便之門,主要歸功于電腦檢索速度的快捷,它具有高效、快捷、靈活的檢索方式和強大的隨機多途徑的檢索能力,所以以件為保管單位后,不但不會加大檢索壓力,反而依靠電腦會大大提高查準率。如果以案卷為保管單位的話,那么電腦只能通過模糊檢索,并必然要經過兩次檢索才能得到所需要的文件。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完全可以對歸檔文件簡化整理,而在查找時則依靠現代化檢索手斷來彌補。
4、文檔一體化使以件為保管單位成為必要。從今后的發展看,“文檔一體化”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基礎管理工作適應精簡、效能、統一的一項改革措施,也是文書、檔案工作自身發展的必然趨勢。無論是文書工作還是檔案工作,其實質和核心都是文件管理工作(檔案管理階段管理的是非現行文件),文件處理和文件整理歸檔是前后銜接的過程,兩者都需要對文件進行有序化和系統化處理?!拔臋n一體化”表現為檔案人員要參與文書部門的某些工作,即參與文件的形成、積累、整理和保管等一系列工作。實行文件登記、立卷、著錄三位一體的方法,把立卷、著錄寓于文書處理工作之中,文件處理完畢,立卷和著錄工作同時完成。
三、推行文書立卷改革中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1、對立卷改革應當持有客觀的態度。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文書立卷改革也不能例外。比如同一全宗內檔案的編目體系不一致會給檔案的管理中的統計等環節帶來困難;以件為單位使檔案的數量成倍增加,會給檔案館的年度庫房清點增加難度;單份文件的站立性差而不利于檔案的保存等等。但我們在權衡利弊后就不難發現,以件為保管單位的弊端是比較容易克服的,而以卷為保管單位帶來的進館鑒定,尤其是存毀鑒定中的困難則是難以克服的。
其次,從大處著眼,《規則》的實施是對傳統立卷方法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檔案工作與時俱進,走向現代化、信息化的必然。我們要充分認識文書立卷改革的重要意義,“卷”和“件”盡管只是一字之差,但其從內涵到形式確實都是一種必要的改革。為此,我們要積極創造條件,對所需的人財物給予保證,確保文書立卷改革的順利進行。
再次,從外國的經驗來看,許多國家對非現行文件也都采取散裝的方式,而將精力重點放在細管理、精檢索上,這樣長期以來并沒有什么不適之感。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需要我們認真加以思考的只是如何將這種先進經驗科學合理地移植到我們的文書立卷的內在環境之中。
2、要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清醒地區別各自的優劣?!兑巹t》實施至今已經5年有余,我們應當對其進行認真的回顧和思考。文書立卷改革的推廣、應用,需要我們在實踐中認真總結經驗,不斷發現和研究新情況,認真有效地解決新問題。可以在廣泛討論的基礎上,逐一列出“卷”和“件”的各自優劣。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不管是綜合檔案館還是機關檔案室中從事實際工作的同志的認識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對此我們需要認真的研究。當然最終得出的結論只能是兩者權衡取其利大者。
3、需要建立文檔一體化計算機輔助管理系統?!兑巹t》的實施必須具備二個基本條件:一是配備計算機,二是科學、統一的檔案管理軟件。如果在同一個進館范圍內各立檔單位的檔案管理軟件不同,各種軟件的編程語言不同,檔案著錄項目不一致,勢必會給電子目錄的數據共享帶來不少困難。要使立卷改革得以順利進行,還必須要在科學、統一的檔案管理軟件上實行各立檔單位內設機構歸檔文件目錄的計算機錄入,檔案室在接收歸檔文件的同時接收電子目錄,將其合并為本單位的檔案目錄數據庫,進而向檔案館移交電子目錄形成檔案館的機讀目錄中心,為建立機讀目錄中心和實現數據共享奠定基礎,這是推行文書立卷改革的關鍵環節。
4、在一個地區,從試點到全面推開的過程宜短不宜長。對于某一項新生事物的推廣,我們的習慣做法是先試點,再總結推廣。這是一種很好的工作方法,但此種方法在文書立卷改革面前卻又顯得有些捉襟見肘。
當然,既然要實行立卷改革,那么就一個具體的立檔單位而言,必然會出現一個兩種不同方法的銜接年,這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但從綜合檔案館而言,由于需要接收上百個機關的檔案進館,所以此項改革的過渡期不宜太長,最好是在各種類型機關中抓好一個試點后,立即在同一年度中全面推行,這樣對綜合檔案館的管理工作會更加有利一些。
參考文獻:
1、“《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系列談之一----編制目的”,嵇觀雨《中國檔案》2001年第2期。
2、“《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系列談之三----編制原則”,嵇觀華《中國檔案》2001年第5期。
3、“推行《歸檔文件整理規則》的一些做法”,張玉華《中國檔案》2002年第2期。
4、“文檔一體、館室結合的調查與思考”,易炳炎等《檔案學通訊》1998年第4期。
5、“西方發達國家文件、檔案管理的一體化發展趨勢”,劉家真《檔案與建設》1997年第12期。
6、“文檔一體化,路在何方?”,何嘉蓀《檔案學通訊》1996年第6期。
7、“淺談文書、檔案工作一體化”,王志才《檔案學研究》1996年第3期。
 
 
關鍵詞: 改革 我見
(文/嚴永官)
免責聲明
本文為嚴永官原創作品,作者: 嚴永官。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haofan.net/tech/201808/49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檔案之窗(dawindow.com) ???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4747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