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檔案的鑒定
1、 檔案鑒定工作的定義
檔案鑒定工作,就是根據國家有關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鑒別和判定檔案的價值,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把不需要保存的檔案剔除銷毀的工作。
2、 檔案鑒定工作的基本內容
1) 制定鑒定檔案價值的有關標準,包括單行規定和檔案保管期限表;
2) 具體鑒別、判定檔案的價值,根據其不同價值,確定不同的保管期限;
3) 剔除無保存價值的或保管期滿無需繼續保存的檔案,按規定銷毀;
3、 搞好檔案鑒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搞好檔案鑒定工作,分清了檔案的價值,有利于更好的整理、保護油價值的檔案,避免平均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造成人、財、物的浪費;
2) 搞好檔案鑒定工作,使留存的檔案更精煉,有利于提高檔案管理效益。
3) 搞好檔案鑒定工作,使檔案玉石分明,有利于管好重點檔案,遇到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容易有重點地采取對應措施,確保重點檔案的安全。
4、 鑒定檔案價值的原則
從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用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效益的觀點判定檔案價值。
1) 從國家和人民的整體利益出發衡量檔案價值;
2) 鑒定原則中的全面觀點;3)鑒定原則中的歷史的觀點;
4)鑒定原則中的發展的光點;5)鑒定原則中的效益的觀點;
5、各機關的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必須根據國家檔案局2006年12月18日頒發的《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結合本機關職能和各部門工作實際來編制,并報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查同意后執行。
檔案銷毀清冊的封面,由銷毀清冊名稱、檔案所屬全宗號、目錄號、銷毀檔案數量、鑒定小組負責人、批準人、監銷人等項目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