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研工作龍頭作用發揮的條件
編研工作龍頭作用能否得以發揮,取決于各級檔案部門的負責人對編研工作的切實領導。各級檔案部門的領導加大對編研工作的宏觀調控、組織領導、人力和財力的投入,確保這項工作生機勃勃地發展,是其龍頭作用的發揮前提。否則,龍頭作用將會失去動力。
編研工作能否健康發展,取決于檔案資源、人才資源兩個條件。當前整合這兩部分資源,有賴于各級檔案館與社會有關部門的攜手努力。
關于檔案資源,時下各級綜合檔案館館藏檔案結構還比較單一,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結構趨于合理的檔案資源整合,還有很大的困難,比較有效的解決辦法有兩個:一是將征集接收的領域擴大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徹底改變文書檔案為接收主體的局面;一是檔案部門將觸角延伸到所在地區的文史、政協、社科等領域,借助它們占有的資料,充實館藏檔案內容,豐富選材范圍。與此同時在編研選題上,要放寬視野,以為社會服務、為大眾服務為著眼點,走市場化道路,市場認可的編研產品才是我們所追求的。
關于人才資源的整合,一方面檔案部門內部需要人才整合,檔案工作者在保管檔案的同時,應該是最有效、最得力的檔案利用者;檔案在檔案工作者這里應該得到多角度、深層面的利用。編研隊伍建設問題關于編研工作龍頭作用能否發揮,檔案部門應該設置專門的編研工作崗位,挑選愛崗敬業、思路開闊、有文化素養的工作人員到這些崗位,切實改變一些檔案館編研力量薄弱的狀況。現在不少區縣級檔案館與黨史辦、史志辦合署辦公,原先研究黨史和方志的同志,今天已經成為編研工作的生力軍,檔案部門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使編研工作有一個質的改變。同時還可以通過引進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來改變編研工作開展不力的狀況。另一方面,在社會范圍內也需要進行編研力量的整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進行外部資源的整合,借助調研、規劃、組織、協調等方面的作用,可以嘗試整合社會專業人才,如聘請歷史學專家、學者,包括地方史專家、經濟學史專家、民俗學專家,以及對利用檔案比較多的學者,組成咨詢委員會或編輯隊伍,形成外腦支持,借助他們的專業知識進行編研開發。還可以走聯合編研的路子,幾家合作搞一個編研項目,這樣,既可以提升編研工作的水平,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又可以擴大檔案工作的社會影響,甚至還可以再放開思路,把檔案資源與某些自然科學學科相結合,天津市檔案館與天津市傳染病醫院聯合嘗試,利用館藏的有關檔案開展《天津地區傳染病歷史回顧與預防前瞻性研究》的項目,在檔案館建立本地疫情與傳染病情況數據庫,為政府預警及防御疫情提供數據平臺,也為關心與研究這方面問題的人士提供可靠資料。為激勵上述種種機制,可以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組織舉辦編研成果展示和評獎活動,充分顯示檔案編研工作的龍頭作用。
在編研工作中建立新的機制,保證龍頭作用具有長久的生命力。新機制建立的目的是為了保證龍頭作用通過編研工作而順利發揮,要先期在編研工作中投入適當的啟動資金,這一點很重要。在編研工作開展的初期,沒有資金保障而要出編研成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還可以考慮通過多種方法籌集編研經費,最理想的狀態是編研成果能夠得到相應的經濟回報,從而使整個編研工作在投入產出上處于良性循環的狀態。這種良性循環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實現,但這是方向,各級檔案部門的領導和編研工作人員必須懂得,這是編研工作應努力實現的目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靠財政補貼不是長久之計,培育編研工作具有自我發展的能力才是根本的出路,龍頭作用生命力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