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第10條第4款只將機關預算文件納入到了文書檔案保管范圍,并定為30年保管,而未將機關決算文件納入《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
1998年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合發(fā)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和附表二《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和稅收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中規(guī)定:“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應當執(zhí)行文書檔案管理規(guī)定,不適用本辦法”。附表二中第十四項已將行政單位和事業(yè)單位決算文件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也就是說,已將機關決算納入會計檔案并定為永久保管,所以沒有再將決算文件放在《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中表述。
在機關日常工作中,大多數機關單位仍然是將決算當作文書檔案來對待的,即把機關決算歸人文書檔案類,而非歸入會計檔案類。比如同級財政部門對本機關的決算批復,大多數機關將決算報告及向級財政部門的批復作為文書檔案來處理,并劃定為永久保管期限,這種做法也是允許的。
1998年財政部與國家檔案局合發(fā)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第十九條和附表二《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和稅收會計檔案保管期限表》中規(guī)定:“預算、計劃、制度等文件材料,應當執(zhí)行文書檔案管理規(guī)定,不適用本辦法”。附表二中第十四項已將行政單位和事業(yè)單位決算文件的保管期限定為永久,也就是說,已將機關決算納入會計檔案并定為永久保管,所以沒有再將決算文件放在《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中表述。
在機關日常工作中,大多數機關單位仍然是將決算當作文書檔案來對待的,即把機關決算歸人文書檔案類,而非歸入會計檔案類。比如同級財政部門對本機關的決算批復,大多數機關將決算報告及向級財政部門的批復作為文書檔案來處理,并劃定為永久保管期限,這種做法也是允許的。
來源: 中國檔案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