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災難對人類社會的危害是巨大的,其中地震、臺風、海嘯、火災、水災等對檔案文獻資料造成的損害是無法彌補的。檔案工作人員應從思想上重視災害、認識災害,規范災害預防工作、制定系統的應急預案。除此之外,檔案館防災還應從建筑本身入手,利用建筑本身的防災能力防止或減弱災害對檔案館的威脅。
選址:
檔案館館址的選擇對檔案館的防災來說十分重要,盡可能地遠離危險源是基本原則。在當地盡量選擇水文地質條件較好、地勢相對較高的地區,避免在發生水災時,檔案館首先受到沖擊;在沿海地區的檔案館應盡量遠離海岸線,減低臺風、海嘯對檔案館的危害;在山區的檔案館應盡量遠離山體,避免或降低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對檔案館的威脅;遠離油庫、加油站、化工廠等易燃、易爆場所,避免外來火災對檔案館的威脅。
建筑:
從檔案館建筑本身入手,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在防震方面要嚴格按照《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
2.加強檔案庫房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充分體現以建筑為主、以設備為輔的原則,減少以后的運營經費。減少對機械設備的依賴,保證在停電狀況下,以建筑本身的性能盡量保持庫房溫濕度的穩定性。
3.檔案館庫的底層、屋頂,四周的墻體要加強防水性能,排水系統的通暢,使檔案資料免受水患危害。
4.在自然災害頻發地區,在災害可能發生的主要朝向上可以建成無窗的墻體,如:沿海地區的檔案館可在臺風的主朝向上建無窗墻體,避免在災害發生時雨水通過被破壞的窗戶進入庫房。
5.火災是發生頻率最多、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也是檔案館當前威脅最大、最容易忽視的。《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中對防火設計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如檔案庫房圍護結構耐火極限的規定是當前各類建筑中級別最高的。檔案館火災防范應該是建筑本身的防火設計、滅火設備的配備、管理規定的制定三者的結合。
(摘自中國國家檔案局網站 http://www.saac.gov.cn
作者:國家檔案局科研所保護技術研究室 楊戰捷)
選址:
檔案館館址的選擇對檔案館的防災來說十分重要,盡可能地遠離危險源是基本原則。在當地盡量選擇水文地質條件較好、地勢相對較高的地區,避免在發生水災時,檔案館首先受到沖擊;在沿海地區的檔案館應盡量遠離海岸線,減低臺風、海嘯對檔案館的危害;在山區的檔案館應盡量遠離山體,避免或降低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對檔案館的威脅;遠離油庫、加油站、化工廠等易燃、易爆場所,避免外來火災對檔案館的威脅。
建筑:
從檔案館建筑本身入手,我們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在防震方面要嚴格按照《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進行設計。
2.加強檔案庫房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充分體現以建筑為主、以設備為輔的原則,減少以后的運營經費。減少對機械設備的依賴,保證在停電狀況下,以建筑本身的性能盡量保持庫房溫濕度的穩定性。
3.檔案館庫的底層、屋頂,四周的墻體要加強防水性能,排水系統的通暢,使檔案資料免受水患危害。
4.在自然災害頻發地區,在災害可能發生的主要朝向上可以建成無窗的墻體,如:沿海地區的檔案館可在臺風的主朝向上建無窗墻體,避免在災害發生時雨水通過被破壞的窗戶進入庫房。
5.火災是發生頻率最多、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也是檔案館當前威脅最大、最容易忽視的。《檔案館建筑設計規范》中對防火設計方面的要求非常嚴格,如檔案庫房圍護結構耐火極限的規定是當前各類建筑中級別最高的。檔案館火災防范應該是建筑本身的防火設計、滅火設備的配備、管理規定的制定三者的結合。
(摘自中國國家檔案局網站 http://www.saac.gov.cn
作者:國家檔案局科研所保護技術研究室 楊戰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