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載著高校成長發展歷史的檔案與高校的文化建設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它不僅是高校文化重要的載體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校的文化建設,而且將這種影響逐步延展、持續放大。作為高校的檔案工作者應認真研究檔案的管理工作,在立足于檔案管理層面的基礎上把握檔案建設與高校文化建設的關系,使檔案工作融入學校文化建設的大環境,形成檔案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良性互動的態勢,以促進高校文化建設、發揚優良校風、煥發嶄新校貌為目標,提高高校檔案的管理工作水平。
一、豐富檔案的利用形式,增進高校文化的教育功能
高校的檔案包含著教育、教學、科研、黨政等各方面的大量信息,這些信息實體作為知識性資源,匯集了高校工作者對教育、教學活動規律的認識和總結,凝聚著高校獨特的文化精神和價值理念,檔案工作者應該盡其所能創造多種途徑搭建平臺將高校檔案的文化精髓呈現傳播給全校師生,使他們對學校的歷史與文化有更多的了解,進而對學校產生更強烈的親近感和更大程度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從而轉化為勤奮學習工作、拼搏進取的動力,為學校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和智慧參考。
舉辦校史展是檔案工作者傳播高校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史檔案以文字或實物形式真實地記錄了學校的成長發展歷程,檔案工作者在以檔案室現存資源的基礎上,可以廣泛征集收納更多的校史資源,并對校史檔案進行分類整理,面向全校師生開放,讓他們充分領略學校是如何克服艱難萬阻奮斗成長壯大的。校史檔案可以最大限度發揮檔案文化愛國、愛校和革命傳統教育功能,培育優良學風,弘揚學校優良傳統和優秀校園文化,激發全校師生尊師愛校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激勵師生勇敢拼搏、開拓進取的奮斗精神,樹立遠大人生理想和崇高志向。
今后,檔案工作在作好實物檔案展覽的同時,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這一媒介來展示學校文化,互聯網可以不受時空限制更有效地傳播校史文化,內容的開放性、成長性和包容性與時空上的靈活性彌補了傳統校史館的不足,從而獲得更加廣泛的群體參與和互動,促進校史檔案的現代化、信息化建設。
除了校史展之外,編寫人物志同樣可以發揮檔案的存史育人功能。高校的發展既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個人不懈奮斗的結果,檔案工作者通過匯編這些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跡與主要貢獻,可以再現這些專家學者的昔日風采。正是有了這些名師對教育對科研的無私奉獻才培育了無數的祖國建設人才,并促進了學校的蓬勃發展,他們身上不僅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敏銳的觀察力、抽象的思維能力,還具有甘為人梯勇于探索樂于奉獻的崇高精神,大師的人格魅力與高尚情操才是高校文化蘊含的恒久價值和重要的生命力,最能引起人們的心靈共鳴與精神震撼。編寫高校人物志是對高校檔案資源的充實和提煉,展現了學校雄厚師資辦學資源和光榮辦學歷史,提高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也是對全校師生的激勵鞭策,鼓勵他們真正從熱愛學校、熱愛祖國、尊重科學的感情中獲得動力,樹立嚴謹、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拼搏奮斗的科學精神,將來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二、加強檔案編研工作,為高校文化發展建言獻策
高校的檔案蘊藏著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與制度文化,它是無數教育工作者經歷探索嘗試得出的實踐經驗與心得,尤其是管理制度的檔案,它集中反映了前輩豐富的專業經驗、敏銳的觀察力、抽象的思維力,體現了高校的文化精神內核,高校管理的指導思想與核心價值都包含在管理制度和規范中,檔案工作者應該對現存檔案資源進行整理、分析、研究,在編研方式上,注意以編為主,編研結合;在選題方面,要廣征博引,同時還要突出重點,圍繞黨和學校工作中心,抓住熱點問題和學校特色,從中提煉出更具系統性、條理性、啟迪性的檔案信息;在編研技術方面,要將計算機網絡操作技術運用到編研工作搜集資料、確定選題、編輯組織、審核校對、出版成果等各環節中。在檔案的編研過程中,還要關注學校發展面臨的實際問題以及發展的趨勢,結合高校文化發展的需求,對檔案信息進行更為合理的篩選整理,實現檔案信息資源開發的成果源于檔案而又高于檔案,濃縮了高校文化的精華,滿足學校管理者在學校文化建設方面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發揮檔案在文化建設中潛在的能量。
三、注重檔案研究,為高校文化創新提供動力來源
檔案屬于一種歷史性的文化,而高校文化不但要吸納先進的文化、融合其他文化,更要有文化的創新,即要學會對文化的吐故納新。檔案則為高校選擇、創新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據和來源。檔案為文化創新提供了關于對人才、學術、學科、信息、環境等需求的信息資源,研究檔案中蘊含的共性的文化精神,挖掘文化的生命力。研究高校科研檔案就會發現科研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成果更是一種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價值,因為文化的表現形式既有條理化、系統化的知識,還有內化于人心的思想觀念、價值體系等。教師在致力于科研、實現學術成果的技術轉化中帶來了學術研究的經濟價值,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看到學術研究的文化價值,這其中蘊涵著人們對真理的不懈探索、對科學的執著追求精神。文化創新首先要有一種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的方法。而這些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的方法就蘊藏在每項科研成果里,我們只有掌握了其中深層次的方法,才能有效地實現對文化的創新。通過科研成果匯編的方式來多角度審思文化,培養靈活的、開放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研究能力、探索精神,創造熱情和創造精神,為高校主體發揮創造力、創造新文化提供廣闊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