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第三次浪潮,也是各民族實現世紀跨越的戰略抉擇。信息化對檔案事業帶來的沖擊大于我們早先的預計,數字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檔案工作的重點、檔案管理的內容發生了大跨度的遷移,某些被視作經典的檔案原則被賦予了新的內涵。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也有了顯著成績,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各院校、各部門檔案信息化工作不斷發生深刻的變化。然而,由于多數高職院校是在原來的中專校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所以,情況比較復雜,檔案管理人員比較混雜,對檔案信息化工作了解很少,從而導致各高職院校對檔案信息化的認識程度參差不齊,嚴重制約了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的建設和發展。因此,探索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信息化的戰略目標
一是以歸檔工作和檔案服務現代化為著眼點,重點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二是以強化檔案工作領導責任、提高檔案意識為著眼點,大力推進檔案法規執行力建設工作;三是以強化科學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為著眼點,有效推進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工作;四是以“收得全、查得到、用得上”為著眼點,全面推進常規業務高質量高水平工作;五是以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為著眼點,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二、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是學院數字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院各個部門,檔案信息化和高新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學院建設數字校園的一項系統工程。
(1)成立學院檔案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全院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領導、規劃和組織協調,以確保學院檔案信息化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實施。學院各部門配備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建立以檔案室為中心的全院檔案信息化建設組織網絡。
(2)建立嚴格的目標工作責任制。學院檔案室要把電子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納入檔案管理程序和崗位職責,負責對全院電子文件的形成。對各部門歸檔工作提出相應要求,并進行監督和指導。各部門要將本單位形成的電子文件的收集、保管、歸檔等工作納入本部門職責范圍,實行目標管理,并落實到人。各部門兼職檔案員要按照學院統一部署,有計劃地做好本單位、本部門的電子文件的收集、積累、鑒定、保管、歸檔等全過程管理,保證本部門產生的電子文件真實、完整,并定時通過學院數字校園的檔案管理系統上傳到檔案室的服務器。
2.加大高職院校檔案專業人才的培養。
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專職檔案人員少的問題。檔案日常管理工作繁瑣,一個人要身兼數職,工作無法細分。因此,要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檔案專業人員不能停留在現有的管理水平上,培養和造就一支掌握檔案管理專業知識和現代化科學技術、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較強檔案事業管理及檔案保管利用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適應高等院校檔案現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應配備多方面、多層次的知識人才,構成優化的群體結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的復合型檔案隊伍。
3.爭取多方支持,加大資金投入。
檔案工作是傳承辦學歷史的重要載體,也是學院重要的辦學資源,它在學院教學、科研、基礎建設及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必要的資金,因此,領導需要對檔案信息化建設有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和其他工作一樣,檔案信息化需要人、財、物作為基礎,離開這一基礎,檔案信息化就無法開展,從這一方面來說,領導重視是做好此項工作的關鍵。當然有了學院的資金支持,還要積極建立與社會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互動機制,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在信息化背景下,凸顯資源價值的檔案信息正備受重視,社會檔案需求也更加強烈,可以說,今天的檔案事業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具有更加厚實的社會基礎和發展前景,默默無聞的檔案從業者正在從后臺走向國家戰略的潮頭浪尖,處于學科調整“夾縫”中的檔案專業也將迎來信息化的春天。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因此,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員應從多方面入手,促進信息化建設,實現高職院校的檔案管理的根本變革。
一、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信息化的戰略目標
一是以歸檔工作和檔案服務現代化為著眼點,重點推進信息化建設工作;二是以強化檔案工作領導責任、提高檔案意識為著眼點,大力推進檔案法規執行力建設工作;三是以強化科學管理、提升服務質量為著眼點,有效推進管理服務能力建設工作;四是以“收得全、查得到、用得上”為著眼點,全面推進常規業務高質量高水平工作;五是以營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圍為著眼點,積極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二、高職院校檔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策略
1.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
高職院校檔案信息化是學院數字校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院各個部門,檔案信息化和高新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學院建設數字校園的一項系統工程。
(1)成立學院檔案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加強全院檔案信息化工作的領導、規劃和組織協調,以確保學院檔案信息化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順利實施。學院各部門配備兼職檔案管理人員,建立以檔案室為中心的全院檔案信息化建設組織網絡。
(2)建立嚴格的目標工作責任制。學院檔案室要把電子檔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納入檔案管理程序和崗位職責,負責對全院電子文件的形成。對各部門歸檔工作提出相應要求,并進行監督和指導。各部門要將本單位形成的電子文件的收集、保管、歸檔等工作納入本部門職責范圍,實行目標管理,并落實到人。各部門兼職檔案員要按照學院統一部署,有計劃地做好本單位、本部門的電子文件的收集、積累、鑒定、保管、歸檔等全過程管理,保證本部門產生的電子文件真實、完整,并定時通過學院數字校園的檔案管理系統上傳到檔案室的服務器。
2.加大高職院校檔案專業人才的培養。
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專職檔案人員少的問題。檔案日常管理工作繁瑣,一個人要身兼數職,工作無法細分。因此,要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檔案專業人員不能停留在現有的管理水平上,培養和造就一支掌握檔案管理專業知識和現代化科學技術、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較強檔案事業管理及檔案保管利用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是適應高等院校檔案現代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的需要。因此,高職院校應配備多方面、多層次的知識人才,構成優化的群體結構,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質、高層次的復合型檔案隊伍。
3.爭取多方支持,加大資金投入。
檔案工作是傳承辦學歷史的重要載體,也是學院重要的辦學資源,它在學院教學、科研、基礎建設及各項事業的發展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越來越重要。檔案現代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必要的資金,因此,領導需要對檔案信息化建設有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和其他工作一樣,檔案信息化需要人、財、物作為基礎,離開這一基礎,檔案信息化就無法開展,從這一方面來說,領導重視是做好此項工作的關鍵。當然有了學院的資金支持,還要積極建立與社會各行業、各部門之間的互動機制,不斷拓寬資金來源渠道。
在信息化背景下,凸顯資源價值的檔案信息正備受重視,社會檔案需求也更加強烈,可以說,今天的檔案事業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具有更加厚實的社會基礎和發展前景,默默無聞的檔案從業者正在從后臺走向國家戰略的潮頭浪尖,處于學科調整“夾縫”中的檔案專業也將迎來信息化的春天。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因此,高職院校檔案管理人員應從多方面入手,促進信息化建設,實現高職院校的檔案管理的根本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