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表明,樟腦、衛生球等防蝕、防蟲化學藥品,雖對檔案的保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對檔案整理從事人員的身體也有較大的危害,應采取措施,提出防止和減輕對人體的危害的有效解決辦法.
關鍵詞:檔案 樟腦 衛生球 整理人員
從幾千年前的古猿到今天人類所擁有的璀璨文明,人類面對了各種自然的挑戰,克服了許許多多的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偉大的奇跡.人們在成功與失敗、前進與倒退中不斷地汲取經驗教訓,從而不斷地前進與發展.但是,我們怎樣才能與時俱進地把寶貴的經驗、先進的科學技術、豐富的文化藝術瑰寶等繼承和保存留給后人呢?在人們艱難地推動歷史車輪的同時,前人就想出了上述問題的解決之法,這就是檔案.
一、保存檔案文獻遺產責任重于泰山
檔案,大到了記錄人類的文明、國家的發展,小至單位群體和個人的經歷,用途非常廣泛,它的主要任務就是把上述的珍貴資料保存下來供后人查詢、利用、學習.所以"保存”二字尤為重要,資料光被記錄下來是遠遠不夠的,重要的是如何能讓這些資料保存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可見保存檔案責任重于泰山.
就目前的檔案保存形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文本檔案
文本檔案中有一小部分是記錄在龜甲、甲骨、竹簡、器皿等物品上的(這都是人類的早期做法)
紙張出現后,檔案便以文字、圖樣、書畫、密碼等形式大量地被保存.時至今日,這種檔案形式仍占主流地位.
(二)電子檔案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形式的檔案悠然而生,即把資料存儲在光盤中,并且現在正在大力推廣這種保存方式.主要有四個優點:
1、光盤的存儲量很大,一張光盤就可以存儲上GB的文件
2、光盤的保存時間長,大致在100年左右
3、光盤的體積小、便于保存
4、光盤所保存的資料,可以輕易地復制、讀取
但是電子檔案也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弊端,如文人字畫、手寫真跡等作品都無法以此種形式保存,否則將會失去其價值.所以,電子檔案目前還無法完全替代文本檔案,正因為如此,文本檔案的保存顯得格外重要.
二、目前保存文本檔案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部分的文本檔案保存都是靠化學品來實現的(當然還包括通風、人工等其它硬件設施)其中最重要的、使用最廣泛的化學品是樟腦及衛生球.然而我們采用上述方法保存檔案的同時,是否注意到從事檔案整理工作者的健康問題呢?
眾所周知樟腦是無色或白色晶體,有刺激性芳香味,室溫下慢慢地揮發.分子量152.26,相對密度0.992(25/4℃)蒸汽密度5.2/4℃,熔點179.254℃、沸點2044℃(升華).閃點(閉杯)65.64℃、自燃點4664℃、空氣中爆炸限0.6—3.5%.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二流化碳、易燃、易爆,著火時產生刺激和有毒氣體.
我們不得不承認,樟腦為整個檔案保存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自然屬性決定了它能較好的讓紙張等物品長期保存,但在我們使用它的同時,是否也意識到了它的另一面了呢?
首先,檔案管理與整理、統計人員,長期工作在大量樟腦的環境中,與樟腦直接接觸是不可避免的.樟腦是有毒性的,這樣的頻繁接觸會引發接觸性皮炎及過敏反應.
其次,由于樟腦可由呼吸道直接吸收,一些抵抗力較差或有過敏疾病的工作人員,在暑天工作時,由于長時間呼吸有樟腦氣味的空氣,有可能引起惡心、嘔吐、頭痛、頭暈甚至肌肉癲癇、中樞神經系統抑制和昏迷或呼吸困難等癥狀.
第三,檔案保存的天敵是火.雖然檔案館的防火總是做到防患于未然,而且投入大量資金和設施,可是誰也不能保證百分百不發生意外.最可怕的是樟腦在著火時產生刺激性和有毒氣體,這無論是對救火還是逃生人員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
當然,除了樟腦,衛生球等驅蟲、干燥劑也投入了使用.不過樟腦與衛生球二者存在著本質的區別:樟腦來源于天然樟樹,是將樟樹的干、根、枝、葉經過蒸餾而制得的樟腦油,再經提純后制成白色結晶物得來的;衛生球是從燃焦油中提煉出的一種叫做"荼”的結晶物,并加入少量的二氯化苯.
因此,衛生球相對樟腦來說,對人的危害更大.
由此可見,樟腦、衛生球等防蟲、干燥劑在使用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的弊端,尤其是對檔案整理工作者的身體危害較大,長期在這種環境中工作,對檔案整理從業人員無疑是巨大的危害.
在21世紀的今天,以人為本的理念早已提出.那么,在從事檔案整理工作的人們奉獻的同時,我們是否關心到他們的身體健康了呢?我們意識到這些化學品對他們所造成的危害了嗎?我們能拿出有效的解決辦法嗎?
(三)防止和減輕化學品對人體危害的幾點建議
就目前而言,如果立即放棄使用上述(樟腦和衛生球)化學品可能是不現實的,但是因此而忽視甚至放棄采取措施,提出防止和減輕對人體危害的有效解決辦法也是不妥當的.為此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一)成立科研小組,立項研究新型環保無害的保存檔案的方法.例如研究物理方法(如研究低溫保存性方法),或化學方法(如研制環保對人體無害防蟲的化學品)
(二)針對樟腦和衛生球對人體的危害因素,對檔案整理工作人員采用有效的防護措施,例如:
1、將文本檔案保存室與檔案整理工作人員工作室分開,使檔案工作人員盡可能少地接觸上述化學品.
2、對進入文本檔案室工作人員應穿專用工作服、戴有效的防護口罩、手套,并配備必要的清潔、消毒用品等防護措施以減輕對人體的危害.
3、加強工作室的通風或配備高端的通風設施,使檔案整理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有所改善.
完成這項任務不是一兩天的事,需要我們全體檔案工作者共同努力從而實現,也是對我們工作能力的又一次挑戰,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研究出更好的藥品來替代現今的有害品,保障我們檔案整理工作者的身體健康.
甘肅省檔案館李翎
參考文獻:中國檔案報、檔案、分析化學、中國檔案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