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檔案信息是社會整體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緊密結合新媒體特點,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整理、挖掘、加工、開發制作適合新媒體環境下利用的檔案信息,滿足社會和公眾檔案信息需求。
關鍵詞:檔案;新媒體;信息開發:信息利用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一些新的傳播媒介和傳播手段出現并得到應用,正在改變和影響著社會生活。以網絡和移動載體為主的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改變了信息傳播格局,對檔案信息開發利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檔案信息是社會整體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整理、挖掘、加工、開發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適合新媒體環境下利用的檔案信息,滿足社會和公眾的檔案信息需求已成為檔案工作的重要任務。
一、新媒體概念及內涵
信息的產生、獲取、傳遞、交換、存貯等過程,都需要媒體技術的支持。相對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而言,以數字和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正在深刻影響著社會信息的開發利用。這里所述的新媒體,是指建立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基礎上,利用數字電視技術、網絡技術,通過互聯網、寬帶區域網、無線通信網和衛星等渠道,以電視、手機和電腦為終端,向用戶提供文字、視屏、音頻等各類數據服務的媒體技術。它具有信息傳播功能和互動性媒體形態,主要包括網絡媒體、手機、數字電視等媒體形態。
二、新媒體形勢下檔案信息的功用更加豐富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公眾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長,并呈多元化趨勢。在新媒體形勢下,公眾對檔案信息需求也不盡相同,表現出多樣化特征,傳統的檔案開發利用形式已不能滿足受眾的這種多樣化需求,從而,也使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方式多元化成為可能,檔案信息的功用已不再囿限于存史、資政,內涵更加豐富。
1.記錄歷史。檔案是國家機構、社會組織及個人從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由《檔案法》中的這個定義可知,檔案信息是社會實踐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記錄,存史是檔案信息的基本功用。
2.資政。檔案是歷史的真實記錄,借助檔案信息,我們可以了解過去,總結經驗教訓,掌握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為社會治理、經濟發展、制定方針政策、科學決策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素材,因此,資政也是檔案信息的基本功用。
3. 教化育人。檔案信息能啟迪教化,德化育人,教育引導公眾,激發愛國熱情,弘揚正氣,崇尚道德,傳承文明。實踐中,對檔案信息進行開發、提煉,舉辦檔案展覽,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等,就是發揮檔案信息教化育人的功用。
4.佐證事實。檔案信息是最原始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是澄清事實,辯明是非,解決問題,化解矛盾糾紛的有力佐證。公眾在年齡、工齡、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問題也需要檔案提供有力證明。
5.傳播知識。檔案信息蘊含豐富的知識,借助檔案信息,人們可以知曉社會歷史知識,增進對社會發展某階段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情況和知識的了解和認知,因此檔案信息還具有傳播知識的功用。
6.休閑娛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有更多的時間休閑娛樂,享受生活。檔案圖片展覽、特色館藏、檔案故事等增加了檔案信息的趣味性和知識性。新媒體環境下,將檔案信息里蘊含的逸聞趣事、精彩情節、經典篇章等開發制作成適合手機、網絡等傳播的信息形式,供公眾在茶余飯后閱讀賞析、休閑消遣,根據檔案信息制作成數字電視節目,可滿足公眾娛樂需求,可見,新媒體形勢下,檔案信息還具有休閑娛樂、怡情養性等功用。
三、新媒體形勢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
新媒體下,除傳統方式外,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方式方法比較多,依據其使用的終端來看,主要有以下幾類:
1.網絡媒體:互聯網、區域網等,主要有檔案網站、網絡動漫、網絡視頻、網絡廣播、小電影、電子雜志、QQ空間、微信公眾平臺、政務微博等方式;
2.手機媒體:主要有手機短信、電子書、微信、微博,微電影,手機電視等方式;
3.數字電視:主要有移動數字電視、車載電視、有線電視,無線電視、網絡電視、樓宇電視、戶外電子屏等方式。
四、檔案信息開發利用還不能適應新媒體發展要求
當前,檔案信息開發利用與信息化發展趨勢和新媒體發展要求還不適應,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思想認識滯后。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在認識上存在"重管輕用”的思想,對檔案信息開發利用重視不夠,認識模糊,仍沿襲傳統檔案編研思路,檔案開發利用仍停留在簡單編制全宗指南、大事記、機構沿革等傳統模式上,程序老套,方式陳舊,模式僵化,千篇一律。缺乏對檔案信息的再加工,編研以摘錄為主,摘錄以文字為主,只搞"匯編”,只編不研,墨守成規。缺乏利用新媒體,制作圖文并茂、動靜態結合、音頻視屏共賞的檔案信息開發新理念。
2.技術力量薄弱。大部分檔案工作者只能做一些歸檔管理等基礎工作,對檔案信息進行深層次研究開發的能力不足,不會把枯燥的檔案變成有趣的故事,不會對原始檔案進行提煉加工,計算機技術、網絡系統、軟件應用人才少,對新媒體技術不熟練,缺乏把檔案信息開發制作成圖文并茂、可讀性強、適合新媒體傳輸利用的信息形態的人才,技術力量跟不上新媒體發展要求。
3.真實性受質疑。在新媒體形勢下,檔案信息在傳播和分享過程中穩定性差,極易在復制和轉換中發生改變。同時,網絡準入門檻低,易發生故意開發制作不實或虛假檔案信息的現象,損害檔案信息的真實性,因此,在新媒體環境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穩定性和真實性很難保證。
五、新媒體形勢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思路
順應信息化發展潮流,發揮新媒體優勢,做好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工作,必須緊密結合新媒體特點,優化思路,增強工作針對性。
1.轉變觀念,樹立新媒體思維方式。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是檔案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檔案工作的落腳點。要破除"重管輕用”的思想,摒棄傳統檔案開發利用的思維定勢,緊跟新媒體發展趨勢,樹立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理念和新媒體環境下檔案開發利用新思維,拓寬在網絡和移動數字終端等環境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新思路。
2.強化基礎,加快檔案信息數字化。實現檔案數字化,加快檔案信息化步伐,是新媒體形勢下提升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水平的基礎性工作,必須加快進度,為檔案開發利用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資源。
3.提升素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訓提高和引進人才相結合,把檔案工作者隊伍建設成既熟悉新媒體操作技術,又善于進行檔案信息編研開發的高素質隊伍群體,為新媒體下檔案信息開發利用提供人才保障。
4.抓住重點,增強檔案信息開發的針對性。要抓住新媒體技術特點,針對性開展檔案信息開發。一要針對新媒體豐富的功用開發檔案信息。新媒體環境下,檔案的功用已不僅限于存史、資政、育人等傳統功用,還有佐證、傳播知識、娛樂等功用。可根據不同功用,選擇不同開發利用形式。針對存史、資政等功用方面,可采取摘錄、匯編、修志等開發利用方式,而對于教化育人、傳播知識、休閑娛樂等功用方面,可采取圖文、聲像、實物、場景相結合,以制作展覽、陳列、講述等的形式開發利用;二要針對新媒體傳播利用方式開發檔案信息。對于網絡媒體宜以檔案網站為主,可配套視頻、網上展覽等形式,提供較為完備的檔案圖文、目錄數據等檔案信息查詢;擬微博、微信傳播利用的檔案信息開發要體現簡約;擬手機短信利用的要短小,爭取在一二百字內表達完整信息;擬QQ空間等利用的可圖文并茂、聲像結合;擬戶外電子屏傳播利用檔案信息的要抓住關鍵詞,體現核心內容;擬數字電視傳播利用的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具有鮮活力,可圖文、動漫結合,提高檔案信息的吸引力和觀賞性;三要針對檔案內容開發檔案信息。根據檔案記載的內容,宜摘錄的可摘錄,宜匯編的可匯編,適合圖文表達的可圖文并茂。有背景,有故事的,可依托檔案里的事件、情節、背景、規律等,從檔案里找線索,把枯燥的檔案變成有趣的故事,提升檔案開發質量,讓事件回放,故事重演,增強檔案信息開發的文化底蘊和文化韻味;四要針對信息受眾開發檔案信息。不同的受眾群體,其閱讀和利用習慣不同,因此,要根據受眾人群年齡、習慣、職業等特征,選擇不同的開發利用方式和傳播途徑 ,開發出適合不同受眾群體利用的檔案信息;五要針對利用目的開發檔案信息。檔案信息開發還應考慮檔案利用目的,開發適用的檔案信息。對于以佐證為主要利用目的的檔案信息開發要以提供事實材料為主;對于以增長知識、休閑娛樂為主要利用目的的檔案信息開發要以規律、故事、情節取勝;對以學術研究為主要利用目的的檔案信息開發可提供多種觀點的材料供利用者選擇;對于以決策參考為主要利用目的的檔案信息開發要注重檔案同現實的聯系,以增強檔案信息服務現實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Z].2014-2-27.
[2]陳菲,李靈鳳.大眾化:新媒體環境下檔案利用的發展路向[B].山西檔案,2011(1):31-33.
[3]中國新媒體產業的發展[Z/OL].http:∥wenku.baidu.com/view/9344ce99f51e79b89680226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