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從城建檔案信息數字化的角度,運用集成原理,提出了城建檔案信息資源的集成管理與集成服務,分析了城建檔案館在這方面的工作現狀與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一些相應對策。
關鍵詞:城建檔案信息 集成 管理 服務 探析
我們的時代已經進人了信息時代。計算機、因特網已進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城建檔案工作不可能游離于社會發展之外。城建檔案館作為我國科技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廣大城建檔案用戶開發利用城建檔案信息資源的基地。城建檔案用戶廣泛分布在社會的方方面面,形成一個主體部分各自獨立、邊緣部分相互交叉的特定用戶群。這些不同的用戶群,構成需求多元化、多層次、多變量的用戶市場。面對這樣的市場,城建檔案館應該明確自己的定位。定位是一種限制,是一種特色的體現。特色來于限制,體現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本質。因此,城市建設檔案信息集成管理與集成服務就顯得更為重要。城市建設檔案信息的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務以其對信息的加工整理和有序組織,優化館藏結構,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對城建檔案信息的需求,為利用者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城建檔案信息。這些城建檔案信息通過各種方式作用于兩個文明建設,最終會成為科教興國的源泉和動力。
一、城建檔案信息化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務的現狀、問題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大量電子文件的產生,城建檔案信息的數字化,使其有著豐富的數字化資源、海量的存儲、便捷的檢索、快速的傳輸、高度的開放、信息的共享等優點,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務存在的缺陷,對其建設還存在著諸多的難點和問題亟待深入研究解決。
1、從宏觀上看,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很不平衡,條件較好的地區與系統、規格較高的單位具有技術、資金、人力等優勢,而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規格略低的單位,既無充足的資金,又無能從事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優秀技術人才,信息化建設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困難重重,步履維艱。這種信息化建設的不平衡造成了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的不平衡,主要表現在:城建檔案館內部檔案業務過程的集成,電子文件管理與電子檔案管理的集成,跨部門、跨機構、跨行業之間的城建信息資源的集成都還沒有真正實現。
2、城建檔案信息技術落后。城建檔案信息系統和網絡建設形式各行其是,層次不一,規范性、開發性、服務性、共享性較差,不能適應城建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要求。
3、沒有按統一的標準與規范,形成城建檔案數字資源庫集群,并通過高速網絡及數據互操作技術,將這些數字資源庫集群連接起來,建立城建檔案信息的數據倉庫與交換中心,實現數據共享集成服務,更好地為城市建設服務。
4、城建檔案數字信息的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是計算機網絡世界最為頭痛的難題,也是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服務的重大難題之一。主要表現為:其一,計算機病毒。網絡信息安全的最主要的敵人就是計算機病毒。其二,計算機黑客。由于網絡的加密性和匿名性,使入侵者難以被發現。黑客對信息資源的攻擊,不僅僅是好奇和自我挑戰,程序設計高手可以篡改系統控制參數。其三,有意破壞,摧毀系統的信息處理功能或破壞電子通訊裝置。其四,人為或偶然事故造成的威脅。如工作人員操作失誤而產生的不可預知的事件、網絡系統軟件硬件的故障、電子系統故障引發的系統問題等,所有這些,都使數字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服務的安全變得十分“脆弱”。
二、加強城市建設檔案信息集成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1、由于各城市的經濟技術發展不平衡,城建檔案管理水平及信息化發展狀況不相同,因此不同規模的城市根據各自的實力,分步實施,逐步建設和完善城建檔案信息系統,以達到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
2、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和集成利用的核心是城建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城建檔案信息資源建設可分以下步驟進行:共享數據庫——網站建設——網絡建設。一個標準化、規范化的城建檔案信息集成管理系統,只有在數據集成這個基礎上才能建立和運行。而數據集成的基本工作是通過總體數據規劃創建共享數據庫。其數據庫創建包括:
(1)、館藏數字檔案的數據建設
1)、 城市基礎空間數據庫;2)、城市綜合地下管線數據庫的;3)、項目級著錄信息數據庫;4)、工程級著錄信息數據庫;5)、案卷級著錄信息數據庫;6)、文件級著錄信息數據庫;7)、數字化檔案文件;8)、CAD文件數據庫;9)、照片檔案信息數據庫維護;10)、聲像檔案;
(2)、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專業協會及勘察設計單位的電子文件材料;
(3)、其他與城市建設檔案性質有關的行業、專題信息資源庫;
(4)、對城市建設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檔案、發明、專利等;
(5)、采購一些全文光盤數據庫補充數字城建檔案館數字資源建設的不足;
(6)、互聯網上其他具有城建檔案價值的信息。
3、加強對城建檔案信息化工作以及電子文件管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和規范標準的研究工作,完善城建檔案法規體系。面向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標準直接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加快標準體系的形成和提高標準化程度。
4、加強網絡安全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1)、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2)、高可靠性的數據安全系統;(3)、網絡環境建設分三個層次:館內部網、與政府連接的政務網、與互聯網連接的公眾網,實行三網物理隔離,形成三個相互獨立的網絡。
5、加強城建檔案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崗位培訓與繼續教育工作;著重培養信息技術性的復合型人才;創造留住人才,發揮人才作用的機制。
三、加強城市建設檔案信息集成服務的對策與建議
城建檔案館它存儲有全市轄區內地上與地下的、可見與不可見的全部信息資源,當它全部進行數字化后,具有數據的海量存儲功能。城建檔案館就可據其特點,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信息集成服務平臺”,它包含有城市全部基礎設施(地上建筑與地下管線、地下構筑物)的空間信息,是未來城市運轉的能源,不僅在政府宏觀決策中會得到重要應用,它能直接將關系到每個人生存空間、與生存環境的信息系統、全面地展現在他們面前,隨著國民經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進一步發展,在不遠的將來會進入千家萬戶。
在初期,可采用常規信息服務模式:即用戶可以通過網絡直接登錄城市基礎設施信息服務平臺進行信息查詢。該平臺可提供多種查詢途徑及完善的管理、調用控制功能,不僅滿足用戶對查全率、查準率的要求、并具有對查詢結果可進行顯示、排序、轉存、打印輸出等功能。使信息服務模式由“被動”轉化為“主動”。
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了城建檔案信息的深層次服務與利用。所謂深層次服務與利用是指支持社會各部門在該平臺上開發專業應用系統或建立其他專業的信息服務平臺,如支持城市道路交通智能化、城市環境保護智能化、住宅小區智能化、城市建設管理智能化、城市生態建設或改造虛擬現實等。全方位實現城市建設檔案信息的集成化服務。
四、結束語
集成化是從多學科和多領域的視角看問題,研究各種不同用戶的需求,將國際和國內的實踐經驗和規范相結合、相對比,取長補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獲得最佳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研究成果,使之更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但由于各城市的經濟技術發展不平衡,城市建設的情況及其管理體制有差異,城建檔案管理水平及其信息化發展狀況也不相同,因此實現城市建設檔案信息集成管理與集成服務的模式也應有多種形式,各城建檔案館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擬定發展規劃,確定自己的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王淑珍,張志敏,高宏山,數字城建檔案館的概念與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