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適應計算機管理檔案的需要,規范歸檔文件的整理方法,保證整理質量,有利于檔案管理現代化,特制定本規則。 第二條 本規則適用于各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它組織的歸檔文件整理工作。 第三條 本規則所稱歸檔文件是指各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它組織在其職能活動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應作為文書檔案保存的各種紙質文件材料。 第四條 歸檔的文件材料應收集齊全完整,于次年6月底以前歸檔。 第五條 歸檔文件的整理,應遵循文件材料形成的基本規律,保持文件材料之間的有機聯系,區分不同價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二章 歸檔文件整理程序 第六條 歸檔文件的整理,按分類、裝訂、排列、編號、裝盒、編目的步驟進行。 第七條 歸檔文件的整理,以件為單位進行。一般以一份文件為一件;各種報表、名冊、圖冊、書刊等,一冊(本)為一件;正本與定稿合為一件;來文與復文合為一件;正件與附件合為一件。 第八條 分類 歸檔文件的整理,按下列步驟進行分類: 分年度:將歸檔文件按其形成年度分開。 分保管期限:將同一年度的歸檔文件按永久、長期、短期三種保管期限分開。分職能:將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的歸檔文件按黨群工作、行政管理、業務管理三種職能分開。 第九條 裝訂 歸檔文件應逐件裝訂,使用的裝訂材料應有利于歸檔文件的保護,裝訂時正本在前,定稿在后;復文在前,來文在后: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第十條 排列 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同一職能的歸檔文件按文件形成時間或問題排列。會議文件、統計報表、簡報、刊物等應分別排列在一起。 第十一條 編號 在每件歸檔文件首頁右上方加蓋檔號章(檔號章格式見附圖一)并填寫有關項目。檔號章的項目包括: 全宗號: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 年 度:歸檔文件的形成年度,以四位阿拉伯數字標注公元紀年。 保管期限:歸檔文件的保管期限。 件 號:歸檔文件在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中的排列順序號。 編制件號時,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的歸檔文件只編一個順序號,件號不得重復。 第十二條 裝盒 歸檔文件應按件號順序裝滿檔案盒,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但不同職能的歸檔文件可放在同一檔案盒內。檔案盒應采用無酸紙制作,由深圳市檔案局監制,封底下部應印有“深圳市檔案局監制”字樣。 檔案盒封面(格式見附圖二)填寫立檔單位全稱或規范化簡稱。 檔案盒背脊(格式見附圖三)項目包括: 全宗號:檔案館給立檔單位編制的代號。 年 度:歸檔文件的形成年度。 保管期限:歸檔文件的保管期限。 起止件號:盒內歸檔文件的起始和終止件號。 盒 號:檔案盒的排列順序號,在檔案移交進館時按進館要求編制。 備考表(格式見附圖四)項目包括: 盒內檔案情況說明:說明盒內檔案缺損、修改、補充、移出、銷毀等情況。 整理者:負責整理歸檔文件的人員姓名。 整理日期:歸檔文件整理完畢的日期。 第十三條 編目 檔案目錄即歸檔文件目錄(格式見附圖五)項目包括: 件號:歸檔文件在同一年度、同一保管期限中的排列順序號。 責任者:制發文件的組織或個人。 文號:文件的發文字號。 題名:文件的標題。 日 期:文件的制發日期。 頁數:每件文件(含文件處理單、發文稿紙)的頁數。 備注:檔案狀況的必要說明。 檔案目錄封面格式見附圖六。 整理說明應包括的內容:本單位的職能、機構設置與變化情況、主要領導人任職與變化情況;本年度工作概況;本年度歸檔文件的完整性、準確性、數量及整理方法。 整理說明應與檔案目錄一起裝訂成冊,一式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