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沿革,也稱組織機構沿革。是系統記載一個機關或專業系統的組織機構、人員編制、體制變革情況的一種檔案參考資料。
按照檔案規范管理要求,各單位在向檔案館移交檔案時,要同時移交本單位的組織沿革。
各單位在日常工作中,應當指定專人于每年年底編寫本單位年度組織沿革,并將其放入文書檔案中永久保存。
一、組織沿革的作用
1、為利用者研究和查考某一機關或系統的機構演變人才培養情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提供可靠的參考材料。
2、為研究國家機關史、革命史、專業史、地方史提供必要的參考材料。
3、為整理、鑒定檔案價值、熟悉立檔單位情況、編寫全宗介紹提供系統的素材。
二、組織沿革的特點
1、它著重記述和反映機關自身在組織系統方面的有關情況,至于該機關做了哪些工作,開展了哪些活動,取得了哪些成績等,則不在組織沿革的記述范圍之內。
2、它以系統地反映該機關自身發展、變化的歷史過程為主要目的,而不能片面、孤立、靜止地只記一時的情況,否則就不能稱之為“沿革”。
三、組織沿革的內容
組織沿革所記載的內容,要根據機關的職責范圍,內設機構情況編寫在組織機構沿革演變中對日后有一定查考利用價值的有關事項。其內容主要包括:1、機關或專業系統的歷史概況;2、機關成立、合并、撤銷和復建的情況;3、機關名稱變更、辦公地點遷移情況;4、機關性質、職權范圍、主要任務及其變化情況;5、機關隸屬關系、所轄機構范圍及其變化情況;6、機關領導人的任免情況;7、機關人員編制及其變化情況;8、機關內部組織機構的設置、職能及其變化情況;9、機關內部組織機構負責人的任免情況;10、印信的啟用和作廢情況。
上述內容可以歸結為“五大要素”:①機關性質和主要職能;②隸屬關系;③人員編制;④內部機構設置;⑤領導成員的組成。
四、編寫要求
1、要真實可靠。就是說所記載的情況與客觀事實相一致,要實事求是地記錄機關(內設機構)各個時期的名稱變化情況,每一個領導人姓名、職務和主管工作。領導人姓名要用常用名,機構名稱要用全稱,印信應附上印模。
2、要全面完整。就是要全面完整地反映出整個組織沿革的全貌。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原因而漏記或不記該記述的內容。
例:
大連市檔案局組織沿革
1995年
1995年3月全市黨政機關機構改革,大連市檔案局與大連市檔案館合并,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兩種職能,兩種編制,履行檔案行政管理和檔案保管利用兩種職能,局級建制,由市委辦公廳管理。市檔案局、館合并之后,內設機構進行了調整,檔案館原科室自行撤銷,共設7個處(室):辦公室、業務指導一處、業務指導二處、教育法規處、檔案資料管理處、檔案信息開發處和技術處。檔案局(館)編制××名,其中行政編制××名,事業編制××名(用于檔案館)。年底行政編制實有人員××名、事業編制實有人員××名。辦公地址:中山區武昌街50號。
辦公室:負責局(館)會務工作、綜合文字材料的起草和信息工作;負責文秘、財務、行政管理、后勤保障、治安消防、保密、信訪、接待工作;負責全市檔案統計年報和檔案業務報刊征訂工作;負責省、市檔案目標管理考核的綜合工作;負責機關黨務和離退休職工管理工作。編制×名,實有人員×名。主任:×××,副主任:×××。
業務指導一處: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部門制定的檔案工作標準、業務規則并負責組織培訓;依法監督檢查全市機關、事業單位的檔案法規執行情況;負責制定并實施全市文書檔案、會計檔案、聲像檔案、電子文件檔案等各種專門檔案業務標準;監督、檢查、指導全市機關、團體、事業單位、金融、證券、保險、中介機構和各區市縣檔案局(館)的檔案業務;配合中直各有關部、委、省局等部門,監督、檢查、指導駐連機構搞好檔案業務;負責對新領域和職責范圍內撤并單位的檔案工作進行檢查、監督和指導。編制×名,實有人員×名。處長:×××,副處長:×××。
(館室處,2010年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