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行政執法監督
1、檔案行政執法監督的特征:
① 檔案行政執法監督的主體
②檔案行政執法監督的對象
② 檔案行政執法監督的法律關系
③ 檔案行政執法監督行為屬于內部的行政行為。
2、檔案行政執法監督體系:
檔案行政執法監督體系除行政執法監督外,還包括以下幾方面的監督:
①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 ②司法監督 ③社會監督。
3、檔案行政執法途徑:
① 規范性檔案文件備案審查 ②檔案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審查
② 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培訓 ④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檢查
⑤其他監督途徑(建議檔案行政執法責任制、重大檔案行政處罰的審核和備案)
4、規范性檔案文件備案審查的規定
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是我國法律的規定。《組織法》中規定,地方性法規、規章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備案。國務院于1990年發布了《法規規章備案規定》,提出了對地方性法規、規章和國務院部門規章的備案審查制度。《立法法》第八十九條規定,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報有關機關備案。加強對規范性檔案文件的備案審查,是對檔案工作“監督與指導”的具體體現,是從源頭上防止抽象檔案行政行為與檔案法律、法規、規章及相關法律、法規相違背的一種舉措,也是防止檔案行政執法行為出現違法現象的重要途徑。
(一)上報機關和審查機關
(二)備案程序
① 規范性檔案文件審查機關
② 備案審查步驟
③ 備案后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