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編研文摘匯集
文摘匯集也稱作簡介、文摘,它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以文摘形式的信息單元,系統地報道相關科技檔案信息的編研成品。
(一)文摘匯集的信息特點
1.客觀,是指文摘匯集的每一個信息單元都是根據科技檔案原作者的觀點、甚至是科技檔案原文的詞語摘編而成的,它不附加編研人員的意見,能夠比較客觀、準確地表達科技檔案原文的內容。
2.精練,是指文摘并不是全面介紹科技檔案原文的所有觀點或內容,只是對與編研主題有關的或者是原作者強調的內容,進行扼要地報道,其篇幅短小精干,字數少(一般控制在300-400字以內)但信息量卻相對較高。
3.及時,是指文摘匯集采取的信息加工方式比較規范,能有效地控制文摘的質量,也便于許多人分別加工,迅速完成大量文摘加工的任務,以便使科技檔案信息及時、定向地傳遞到有關利用者手中。
(二)文摘匯集的種類及形式
文摘匯集的作用十分顯著。第一,它對促進學術和技術的交流、推動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起到了推陳出新的作用。第二,它檢閱了有關單位的科技成就,顯示了他們的科技能力和技術水平。第三,為改善和加強科學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據。第四,它為科技成果進入技術商場,開拓技術貿易,實現技術轉讓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編研成品類型。
1.根據文摘的形式,可以分為:
文字敘述形式,即用簡短的文字報道科技檔案內容的梗概。某建筑研究總院的檔案部門,編印的《科研成果檔案簡介》以文字敘述形式從:課題由來(任務來源、研究目的)、研究成果(主要數據、結論)、技術水平、應用情況、經濟效果、鑒定評審和獲獎情況等方面介紹了該單位的科技成果信息。同時注明有關科研課題檔案的編號、成果名稱、試驗研究的起止時間、成果報告的執筆人、專題項目的負責人、參加人、協作單位等信息,起到很好的報道與檢索作用。
表格形式,即用表格的形式通過欄目扼要揭示科技檔案的內容信息。不少企業、事業單位用這種形式對自己的科技成果,包括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產品等做簡要介紹。如,某糧食科學設計研究所的檔案部門編印的《部分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項目簡介》,用包括:項目名稱、項目概況(以工程設計為例,包括:項目名稱、數量、占地面積、規模、用途等)、投資費用、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包括:產品質量達到的國家標準或具體設計要求,電耗、污染治理等)、經濟效益、應用推廣情況、評價意見、獲獎情況、轉讓方式和轉讓費用、洽商地點等欄目的表格,集中反映了有關技術轉讓和技術服務的信息。
2.根據文摘的匯集方式分為:
卷冊式文摘,文摘可以匯集成單卷冊和多卷冊兩種形式。上述糧食科學設計研究所編研的《科技成果匯編(1965-1984年)》。就是將該單位20年間完成的55項科研設計成果的摘要,按通用設備、碾米、制粉、油脂制備、飼料、倉儲和其它等7類,編排匯集為單卷冊。某化工研究院編研的《科研報告摘要》,反映了該院建立以來所取得的重要科技成果,共1976條文摘,盡管每個文摘字數嚴格控制在300字以內,其總字數仍達60字,由于信息量大編排時不得不首先按照染料、農藥和其它編為三個分冊,以方便使用。
活頁式文摘,為了便于及時交流少數現實性很強的文摘,將它們制作成簡報形式。某航空研究所檔案部門定期發放的旬刊《科技動態》為8k單頁形式,每期以介紹數篇反映最新科研報告的文字敘述形式的文摘,就很受科研人員的歡迎。
(三)文摘匯集的編研要領
(1)加強平日的摘編與積累,盡可能將其摘編工作“化整為零”。文摘匯集是科技檔案部門普遍采用的一種編研成品類型,由于它的摘編內容與要求比較明確,對需要報道的科技檔案信息,可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先期予以摘編,積累到一定數量就能及時匯集成冊,提高了文摘匯集的編研速度。
2.由于文摘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要根據它們的價值與時效要求,采用對于它們最為適當的不同交流方式,以便及時發揮科技檔案編研工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