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進步和科技發展,存儲信息的載體和存儲方式也隨之發生著變革。各類信息所依附的載體由原始笨重的甲骨、皮革、竹簡等演變為傳統輕薄紙張。由于紙質的不易保存、易損壞等因素局限,加之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而后逐步涌現了能存儲大量信息、便攜易保存的磁盤、光盤等新型載體。記錄的內容也從最初單一的圖形文字,到現在的圖像、聲音和視頻。這是檔案管理方式由傳統紙質檔案管理升級為數字化檔案管理的過程,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
2016年4月1日,國家檔案局印發了《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十三五”時期檔案工作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機遇、改革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目前,檔案日益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檔案信息化與互聯網利用成為發展趨勢,檔案信息化建設也初具規模。但在建設中,除了大勢所趨和難得的機遇,面臨更多的是發展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比如: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深刻影響著檔案工作的開展理念、運用技術及管理模式,也給檔案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存帶來新的問題;又如,在檔案管理工作領域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需求更加多樣,檔案管理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適應社會需求來改進檔案管理服務水平、如何培養能適應檔案管理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等一系列問題正日益成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
檔案信息因具有的真實性、原始性特點區別與其他信息,決定了它在信息領域的特殊重要地位。而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檔案管理部門從保管與利用檔案信息的職能向信息采集與服務職能的轉變,有利于進一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化與傳統檔案管理方式相比,其存在形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檔案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功能更加強大、信息覆蓋更加全面、服務方式更加多樣,所以,檔案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檔案信息化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信息共享建設、信息安全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1 基礎設施建設
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其基礎工作就是實現檔案的計算機管理,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強各項基礎檔案設施建設,注重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筑牢根基,推動綠色環保的檔案信息化建設。
1.要加強檔案信息網絡系統和檔案數字化設備建設,它是檔案信息傳輸、交換和資源共享的基礎硬件條件,只有建設先進的檔案信息平臺,才能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化的整體效益。
2.要著力解決檔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確保信息數據的持續、可讀,全面推進檔案資源管理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
3.要創新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與信息社會融合,加快提升電子檔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2 信息資源建設
檔案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之一,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敗的關鍵,也是衡量檔案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是一項長期而繁瑣的細致工作。
1.要依法管理檔案資源,加大檔案收集整理力度。完善歸檔制度。確保各類檔案資料應歸盡歸、應收盡收,這是檔案資源真實完整、檔案資源體系更加完善的重要保障和唯一途徑。
2.尊重檔案資源多樣化,整合檔案資源。檔案信息的建設需要強大的,功能全面的檔案數據庫做保障,建立全文信息,圖像信息,數據統計等功能。信息采集和接收的內容包括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和電子文件檔案。
3 信息共享建設
信息共享建設主要包括檔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共享等方面,它關系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速度與質量、集中體現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效益和檔案信息服務的效果。
1.提高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意識,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共享為目標,提升檔案信息整合共享程度,檔案利用服務更加便捷普惠,統籌協調,加快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2.創新檔案信息共享服?輾絞健4郵褂帽憬蕕慕嵌瘸齜?,為信息共享群體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使用方法和服務。
3.要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公開發布保密審查制度,嚴格檔案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確保公開的檔案信息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
4 信息安全建設
堅持安全第一,把檔案信息安全擺放在檔案工作頭等重要位置,堅持實體安全與信息安全并重,切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檔案安全底線。
1.完善落實檔案庫房安全管理制度,改善檔案庫房環境,加強檔案庫房的安全管理和檢查。
2.全面提升檔案網絡和信息系統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涉密計算機和涉密載體管理,強化涉密人員保密意識。
3.建立檔案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高效可信應用;保障檔案信息安全。建立標準,采取措施,確保電子文件、電子檔案長期保存和利用。
4.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防范體系。
5 人才隊伍建設
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更是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僅需要檔案專業人才,計算機專業人才,更需要既懂檔案業務,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堅持以人為本,以此作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健全檔案干部培養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堅持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注重實踐和貢獻的評價標準,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將檔案干部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訓和選拔任用統一規劃,為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創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積極運用遠程教育開展檔案干部繼續教育,全面提高檔案干部素質。通過讓廣大檔案管理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來全面實現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專業化。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紀律嚴的高素質檔案干部隊伍是擴大檔案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培養規模,拓展檔案人才發展空間的關鍵。
6 結束語
檔案信息化是檔案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檔案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對信息化管理起到了積極地推進作用。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迎接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阻礙、困難和新問題。這些都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實用有效的原則,用信息化建設思想統攬全局,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全社會信息化同步發展,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檔案信息服務。
2016年4月1日,國家檔案局印發了《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其中明確指出:“十三五”時期檔案工作要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機遇、改革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目前,檔案日益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檔案信息化與互聯網利用成為發展趨勢,檔案信息化建設也初具規模。但在建設中,除了大勢所趨和難得的機遇,面臨更多的是發展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比如: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網絡技術的發展,不僅深刻影響著檔案工作的開展理念、運用技術及管理模式,也給檔案信息安全和信息保存帶來新的問題;又如,在檔案管理工作領域更加廣泛、內容更加豐富、需求更加多樣,檔案管理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的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適應社會需求來改進檔案管理服務水平、如何培養能適應檔案管理需要的復合型人才隊伍等一系列問題正日益成為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
檔案信息因具有的真實性、原始性特點區別與其他信息,決定了它在信息領域的特殊重要地位。而信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有助于檔案管理部門從保管與利用檔案信息的職能向信息采集與服務職能的轉變,有利于進一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合理配置與高效管理。檔案管理信息化與傳統檔案管理方式相比,其存在形態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檔案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管理功能更加強大、信息覆蓋更加全面、服務方式更加多樣,所以,檔案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檔案信息化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信息共享建設、信息安全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等五個方面的內容。
1 基礎設施建設
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其基礎工作就是實現檔案的計算機管理,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加強各項基礎檔案設施建設,注重協調、持續、健康發展,筑牢根基,推動綠色環保的檔案信息化建設。
1.要加強檔案信息網絡系統和檔案數字化設備建設,它是檔案信息傳輸、交換和資源共享的基礎硬件條件,只有建設先進的檔案信息平臺,才能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化的整體效益。
2.要著力解決檔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難點問題,確保信息數據的持續、可讀,全面推進檔案資源管理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
3.要創新檔案信息化管理模式,加快與信息社會融合,加快提升電子檔案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以信息化為核心的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2 信息資源建設
檔案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之一,它的開發和利用是檔案信息化建設取得成敗的關鍵,也是衡量檔案信息化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和核心,是一項長期而繁瑣的細致工作。
1.要依法管理檔案資源,加大檔案收集整理力度。完善歸檔制度。確保各類檔案資料應歸盡歸、應收盡收,這是檔案資源真實完整、檔案資源體系更加完善的重要保障和唯一途徑。
2.尊重檔案資源多樣化,整合檔案資源。檔案信息的建設需要強大的,功能全面的檔案數據庫做保障,建立全文信息,圖像信息,數據統計等功能。信息采集和接收的內容包括紙質檔案的數字化和電子文件檔案。
3 信息共享建設
信息共享建設主要包括檔案信息的收集、管理、利用、共享等方面,它關系到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速度與質量、集中體現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效益和檔案信息服務的效果。
1.提高檔案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意識,以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社會共享為目標,提升檔案信息整合共享程度,檔案利用服務更加便捷普惠,統籌協調,加快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建設。
2.創新檔案信息共享服?輾絞健4郵褂帽憬蕕慕嵌瘸齜?,為信息共享群體提供各種信息資源的使用方法和服務。
3.要建立健全檔案信息公開發布保密審查制度,嚴格檔案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確保公開的檔案信息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
4 信息安全建設
堅持安全第一,把檔案信息安全擺放在檔案工作頭等重要位置,堅持實體安全與信息安全并重,切實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牢牢守住檔案安全底線。
1.完善落實檔案庫房安全管理制度,改善檔案庫房環境,加強檔案庫房的安全管理和檢查。
2.全面提升檔案網絡和信息系統風險管理能力。加強對涉密信息系統、涉密計算機和涉密載體管理,強化涉密人員保密意識。
3.建立檔案數據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安全高效可信應用;保障檔案信息安全。建立標準,采取措施,確保電子文件、電子檔案長期保存和利用。
4.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檔案安全防范體系。
5 人才隊伍建設
開展檔案信息化建設,人才是關鍵,更是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不僅需要檔案專業人才,計算機專業人才,更需要既懂檔案業務,又熟悉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堅持以人為本,以此作為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健全檔案干部培養機制和人才評價機制。堅持以品德、能力和業績為導向,注重實踐和貢獻的評價標準,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優化人才結構,將檔案干部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訓和選拔任用統一規劃,為檔案事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創新培訓內容,改進培訓方式,積極運用遠程教育開展檔案干部繼續教育,全面提高檔案干部素質。通過讓廣大檔案管理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來全面實現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專業化。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紀律嚴的高素質檔案干部隊伍是擴大檔案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培養規模,拓展檔案人才發展空間的關鍵。
6 結束語
檔案信息化是檔案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檔案在檔案信息化建設中的推廣應用對信息化管理起到了積極地推進作用。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在新時期、新形勢下,迎接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阻礙、困難和新問題。這些都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應該堅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實用有效的原則,用信息化建設思想統攬全局,保證檔案信息化建設與全社會信息化同步發展,為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維護社會政治穩定提供快捷有效的檔案信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