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層面,已成為推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有效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檔案是人類社會各項實踐活動的真實記錄,是社會的寶貴財富,是人類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檔案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檔案工作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實現檔案管理的現代化與信息化迫在眉睫,面對新形勢對檔案工 作的新要求,強化檔案信息化建設至關重要。現根據縣級檔案工作的實際,談談自己的認識,旨在與大家共同探索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做好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新機制,新路子。
目前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檔案事業的過程中,檔案信息化建設正處在一個機遇與困難并存的轉折時期。近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檔案信息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各級領導高度重視檔案工作,社會各界對檔案信息的應用更加廣泛,但由于歷史的原因,就目前檔案信息化建設而言,還存在著諸多的困難和問題,嚴重制約檔案信息化進程。
一是工作人員對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還不+分明確,資源共建與共享意識不強,缺乏宏觀規劃和管理,局限于檔案庫收藏資料、貯存檔案的一般性水平,在現代網絡環境下,自身發展的空間甚小,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僅僅停留在綜合檔案館計算機配置和目錄輸入的起步工作上,對全縣機關檔案室和鄉鎮檔案如何錄入,怎樣建立區域網沒有統一細致的實施方案,對如何以電子文檔形式查閱利用檔案信息沒有系統規劃,檔案系統內如何聯網,達到資源共享的條件還不成熟,檔案網站的建立在一定意義上講只是流于形式,公布的內容還不能體現檔案工作的特色,無法滿足社會各方面利用檔案網站查閱利用檔案信息的需要。
二是檔案事業費緊缺是制約檔案信息化進程的主要原因。檔案事業是高投入,回報周期較長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檔案事業的興衰成敗,在一定程度上講取決于經費的保障和落實。經費短缺、資金不足是困擾檔案事業發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縣級檔案部門顯得格外突出,縣級財政資金普遍緊張,由于資金匾乏,縣檔案館信息化建設硬件設施配備存在困難,館藏的檔案不能有效的利用,不能充分發揮檔案的應有作用,致使有許多珍貴檔案不能及時進館,無法進行檔案信息資源的深挖掘,面對經費緊缺的情況,等、靠、要的思想占主導地位,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的思想較濃,不能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爭取領導的支持和社會各方面的關心,以解決資金上存在的困難。
三是在檔案工作隊伍中,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還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縣級綜合檔案館中,真正畢業于檔案專業的人才極少,絕大多數是從其它事業、企業單位中調進來的,由于健康或者其它原因照顧性調入的人員比例較大,要在工作崗位上全身心投入工作則很不現實在檔案工作隊伍中,文化知識結構不合理,思想保守,不思進取,守攤子的思想較為突出,開拓創新的精神貧乏。其次是縣檔案館非專業干部所占比重過大,文化程度整體偏低,大多數是"半路出家”,靠通過自學或在職崗位培訓學習業務知識,這些人員基本上都成了業務骨干,即使有個別檔案專業進修的人員,大多數存在特殊情況,相當一部分是從取得文憑的初衷出發的,學到的東西非常有限,敬業精神則很難說清。在用人機制上,各級領導雖然對檔案工作高度重視,但由于檔案工作的特殊性,檔案工作人員默默無聞,甘守清貧,社會接觸面較小,所做的工作很難得到社會的承認和領導的認同,要得到重用就概率很低;再次工作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缺乏政治素質高,檔案業務精的復合型人才;工作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會計算機操作的人員比例很小,影響了電子文件的歸檔管理,使檔案信息化建設基礎性工作很不牢靠,電子政務無法運行。
四是檔案網站建設還處在低層次的起步階段。隨著電子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在檔案工作中的應用,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電子文件,標志著人類開發信息、記錄信息、利用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使檔案管理產生了質的飛躍,然而電子文件是近幾年才出現的新生事物,對它的意義和作用,人們尚未充夯認識,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檔案辦公自動化網絡系統雖然開始使用,但基本上是用計算機進行辦公和事務性管理,處于辦公自動化的起步階段,對電子文件的收集、整理、歸檔還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還是單機運行。檔案網站開通后,由于思想保守,考慮檔案保密的因素過多,很多有價值的檔案不能公布利用,不能有效地界定開放檔案和保密檔案,造成投入成本不合理的增大,而信息卻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檔案網站發揮作用不夠理想。
對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
檔案信息化是以資源建設為核心、信息網絡建設為基礎、信息法規為保障的綜合體系。在近幾年的工作中我們立足徽縣實際,制定了徽縣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突出重點,切中要害,使我縣檔案信息化建設有了良好的開端。一是加大投入,強化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二00二年我們克服各種困難,籌集資金40多萬元,修建了檔案辦公樓,解決了辦公用房。在此同時從二00三年至今用三年時間,在事業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籌集62800元,購置計算機六臺,多功能復印機一臺,打印機三臺,掃描儀一臺,刻錄機兩臺,傳真機一臺,數碼照相機一部,同時購置了相應的檔案管理軟件,截止目前己錄入目錄8萬多條。二是盡快創建檔案信息網絡平臺,加大對機關檔案室的指導力度,使機關檔案室的計算機配置、信息錄入等工作與縣檔案館同步實施一,為今后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做好基礎性工作。結合創建"十館百室”活動,指導縣直機關進行信息目錄輸入,先后有四個機關檔案室被評為全省檔案示范單位。三是做好檔案信息宣傳工作,使檔案信息盡快發揮作用。按照"四位一體”的要求,為了把檔案館真正建成檔案安全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行文件查閱中心和檔案信息服務中心,籌辦了9平方米檔案閱覽室,設立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徽縣工業、農業、人口、隴南地下黨斗爭歷史等具有徽縣特色的檔案排版上墻,并將珍貴檔案圖片陳列展覽。成立了徽縣"現行文件管理中心”,對縣直各單位文件集中管理,面向社會免費提供查閱服務。四是建立了徽縣檔案網站。為了適應新時期檔案信息化建設飛速發展的迫切需要,我們以服務創新、加快全縣檔案事業發展為主題,整合全縣檔案信息資源,推進全縣檔案工作的信息化進程,把創立網絡平臺作為檔案工作的主題,于2005年7月15日開通了"徽縣檔案”網站,對涉及徽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藝術等方面的歷史和現行工作動態通過網絡發布,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為行業溝通以及全社會利用檔案信息提供了更加快捷的條件。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做好工作
1、堅持以人為本,加強檔案隊伍建設。檔案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在新形勢下要搞好檔案信息化建設,首先要有一支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檔案隊伍,立足檔案工作發展的要求進行檔案人才結構的合理配置,把具有現代科技知識的人才引進來,同時強化對現有人員的業務培訓,建設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素質強、工作作風硬、思想創新、團結進取的檔案干部隊伍,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有作為的人有地位, 把真正政績突出,工作扎實的同志推薦到領導崗位上,堅決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堅持檔案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一切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檔案信息和檔案文化需要。
2、立足本縣實際,有計劃地推進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檔案信息化是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針對全縣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實際,認真研究制定檔案信息數據庫、檔案網站和管理系統平臺建設的規劃,向縣委、縣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檔案信息建設實施方案,并分步付諸實施,加大配置現代化管理設備的力度,對接收進館的電子文件進行規范管理,確保電子檔案的完整與安全,逐步解決檔案管理系統不兼容問題,力求使全縣檔案管理使用相同的管理軟件,以解決不同軟件環境下形成的數據難以轉換,無法進行電子文件歸檔的 問題,特別是我局現在使用的泰坦檔案管理軟件只能在W98系統工作,正版XP系統卻不能兼容的情況提早著手解決。
3、整合檔案信息資源,創新檔案服務機制。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是檔案工作的基礎,服務則是檔案工作永恒的主題,是檔案工作的生命線。我們將以高起點,高質量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在搞好其它各項服務的同時,加強農業和農村檔案工作、企業檔案工作、重點建設項目的檔案管理,積極拓展檔案工作新領域,開展民營企業建檔工作,深入挖掘檔案資源,增進廣大人民群眾對黨的事業的了解和支持,努力提高檔案部門服務社會的能力,提高檔案保管和利用的科技含量,提升檔案的歷史價值和利用效果。
4、以服務為宗旨,規范現行文件中心的管理。現行文件管理中心工作是檔案部門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項創新工作。為了對這項工作規范管理,真正發揮為黨和人民服務的作用,在現行文件管理中心設立電子文檔管理室和電子閱覽室,配置專用計算機實行機讀閱檔,對各單位紙質文件和電子文件同時收集,以減少信息錄入的工作量,避免重復勞動,降低數據處理成本,并與有關單位聯網,使相關單位在各自部門隨時查閱檔案信息,以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
5、樹立新觀念,謀求新發展。在工作中要堅決破除"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消極平庸思想,樹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和積極向上的新風尚,克服墨守成規、怕擔風險的保守求穩思想,樹立知難而進、開拓創新的新思想,努力提升檔案信息化水平。
綜上所述,本人結合徽縣檔案工作實際擴對目前縣級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良好機遇,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發展思路提出了一些粗淺的看法,暢談一點個人的體會,以助與大家共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促進檔案事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