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檔案信息資源分散,無法提供系統服務
企業檔案設計內容非常多,主要包含了財務、技術以及員工人事等信息,這些資料因為涉及部分不同往往也是由各部門分別進行保管,有的資料甚至還經由員工自行保存。這就造成了企業檔案管理沒有系統的管理模式,處在一個零散的狀態,不能夠真正落實信息資源的整合,即使有的企業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還特地成立了信息中心,但是檔案管理工作仍然還是非常的表面化,無法為企業提供系統的、綜合性較強的信息服務。這勢必會出現非常的問題,例如:新員工進入企業后在熟悉企業的過程中,只能夠通過老員工對企業文化和工作技能等進行描述,無法形成供其自主學習的信息資料;企業內的部門只是以及員工所形成的知識、技能等資源無法進行共享,不能夠形成流通的智慧來源;各部門的操作模式出現差異,不能夠形成固定的操作模式,同類型的事務處理過程也大不相同,在處理相似問題時,各個員工均是憑著自己的經驗來進行操作,使得工作效率受到嚴重的阻礙,甚至還出現了各部門不團結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總而言之,知識經濟時代對企業檔案管理有了新的要求,使其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企業唯有審時度勢,結合新時期新要求全面改革檔案管理,使其與企業制度更加匹配,將檔案信息的效用充分發揮出來,使企業的競爭力再上臺階。筆者認為,在企業檔案管理中引入知識管理,能夠加快企業檔案管理模式的構建,促進企業競爭力的提高。
二、構建企業檔案管理的新模式
將企業知識管理融入到檔案管理,就意味著企業檔案管理面臨新的挑戰。同時知識經濟時代也推動檔案管理朝著新方向前進,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市場取向、信息先導、協同運轉以及知識共享”四方面。市場取向主要將檔案管理所能夠獲得的利益更加直接地反映出來,因為,它可以有效提高企業利潤;信息先導則能夠將檔案知識管理的職能性更加真實地反應出來,它可以說是企業建設的重頭戲;協同運轉則主要是有效調節企業檔案管理以及知識管理,使其達到一致性;知識共享則主要展現了檔案管理的目的性。
(一)市場取向
伴隨企業不斷對制度進行改革發展,市場經濟的突飛猛進,企業提出了“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運作模式,企業也將企業發展壯大作為活動重心,將提高核心競爭力作為活動的關鍵。檔案管理必須從傳統思維中走出來,丟開因循守舊的思維模式和管理方式,充分發揮其作用,使其成為企業知識資源的脊梁支柱,不斷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充足的智力和法律保障[2]。企業檔案管理人員應當結合自己的知識基礎,不斷挖掘檔案中所隱含的信息,為企業解決法律糾紛以及產品開發等活動提供經驗、啟示信息,使檔案管理工作逐漸滲透到企業經營活動中去,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利潤。唯有堅持將企業檔案管理向市場化走向發展,才能夠使檔案管理工作成為企業的信息支撐,避免出現邊緣化的情況,獲得企業的重視。
(二)信息先導
不管是紙質檔案,亦或者是電子檔案,都能夠將所儲備的信息來發揮其價值。檔案信息開發,主要是指檔案部門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在保障檔案機密安全的條件下,不斷對檔案信息進行挖掘,并將其提供給需要者使用的過程。信息先導能夠將檔案知識管理的職能性更加真實地反應出來,同時在企業檔案管理中發揮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將客戶的需求作為信息開發的重心,通過“挖掘信息”使檔案能夠發揮其最大價值。與此同時,檔案管理人員在面對無經驗和指導的情況下,應當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文字、圖像等檔案資料盡可能地將其轉化為動態的、可利用的資源,并積極投入到信息的開發中。
(三)協同運轉
企業內的各部門可以說是企業知識系統的中的各子系統,各個子系統相互連接交互存在,通過物質、能量以及信息的交互,使各個子系統中的協同效應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使知識系統得到有效的整合,發揮其最大效用。檔案管理工作要實現信息開發以及傳遞工作,必須周全考慮到各子系統之間的協同運轉,唯有如此才能夠使企業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使知識管理的作用被最大化。協同主要包含了目標、技術以及資源的協同。
(四)知識共享
信息檔案在服務企業中能夠達到的最高目的就是實現知識共享,這是檔案工作發揮其價值的關鍵形式。唯有實現企業文化的建立開發,才能夠使企業檔案信息能夠實現共享機制。通過共享使企業中的各種知識能夠被各個體所運用,各個體再結合自身的知識經驗,再將其個體信息融入到企業的共享知識中,以此來實現知識創新。通過這種信息共享機制,有效促使企業內部成員積極吸收新知識,使知識創新得到快速推進,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簡而言之,檔案管理在知識共享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形成知識共享體系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