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的發展除內容不斷豐富、積累、深化外,也表現為載體類型的變革。了解古今中外檔案載體類型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認識到檔案載體類型的發展具有以下兩大規律。
一、繼承與淘汰規律
古今中外,人們創造了一種又一種檔案載體類型,有些載體類型在檔案載體類型發展史上經受了時間的考驗,被人們繼承、發揚,成為檔案載體類型進化激流中的沉淀物,保留了下來;而有些載體類型則如曇花一現,很快就消失在檔案載體類型發展的進程中,被淘汰出去。可見,檔案載體類型的發展存在著繼承與淘汰規律。譬如,公元4世紀前蠟板檔案在地中海一帶曾相當流行,但隨著易于折疊和書寫的羊皮檔案的誕生和普及,蠟板檔案便悄然退出歷史舞臺。中國古代的縑帛檔案具有輕便、幅面寬廣、易于書寫等優點,曾一度流行,但因其價格昂貴且一經書寫不便更改等缺點,所以始終未能取代簡牘檔案而成為檔案的主要類型。隨著造紙術向世界各地流傳,紙張檔案也同時在世界各國普及,從此紙便取代了羊皮、縑帛、簡牘等載體類型,成為至今人類記錄檔案信息最普及使用的檔案載體類型。
在檔案載體類型發展過程中,一種新載體的產生并不能馬上取代原有舊載體,而需要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原有載體的那些諸如存貯量大、價格便宜、易于傳遞與保存等特征被繼承下來,并反映在新載體中;而那些諸如存貯量小、價格昂貴、不易于傳遞與保存等特征被逐漸淘汰了。檔案載體類型發展的這種繼承與淘汰規律揭示了檔案載體類型發展既不是新的對舊的全部繼承,也不是新的對舊的全部淘汰,而是一個漸進的、有選擇的過程。
二、共生與統一規律
檔案載體類型的共生,是指檔案載體的各種類型之間相互依賴、共生共存、協同發展;檔案載體類型的統一,是指檔案載體的各種類型之間走向一體化的發展趨勢。共生與統一規律,就是指檔案載體的各種類型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共同發展,并相互趨近、走向一體化的發展規律。
檔案載體雖然有多種類型,但它們有共性的一面,即都是存貯、傳遞檔案信息的工具,因而能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紙質檔案、聲像檔案、縮微檔案、電子檔案等,它們彼此不能取代而是發揮各自優點,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社會。雖然縮微檔案、電子檔案可供人們高效地存貯和處理檔案信息而倍受青睞,但它們的誕生并不會馬上導致“無紙世界”,就像紙質檔案出現后并沒有立即取代羊皮、縑帛、簡牘檔案,而是相互共生了幾個世紀。檔案載體類型的共生可以發揮各自的協同效益和整體效益。
檔案載體類型的共生并不排斥統一,相反其在共生、進化過程中不斷走向新的統一。統一性是檔案載體類型發展的一條基本規律。當檔案載體類型在全世界由羊皮、縑帛、簡牘檔案等走向統一的紙質檔案后,檔案的數量和種類都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但在實現紙質檔案一統天下之前,曾出現相當長的多種載體類型檔案互依共生的現象。譬如,在中國,縑帛與簡牘檔案共存約1000年,簡牘與紙質檔案共存約300年。
當今紙質、聲像、縮微、電子等多種檔案載體類型互依共生的現象再次出現。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檔案工作進入了信息時代,電子檔案必將成為新的統一的檔案載體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