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檔案是落實黨和國家扶貧攻堅戰略的重要歷史見證,是農村精準扶貧工作過程的原始記錄。宜州區檔案局緊緊圍繞脫貧攻堅工作,主動融入,服務扶貧,充分發揮檔案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人員,為扶貧檔案整理提供堅強保障
為確保扶貧數據和檔案資料的完整、準確、系統和安全, 2017年6月,宜州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宜州市精準扶貧檔案管理工作方案》,成立了精準扶貧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區檔案局主動跟進,主動作為,認真研究扶貧檔案立卷整理的操作方法,選派一名業務能力強的業務股長到指揮部工作,專門指導區指揮部和各鄉鎮的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和檔案室的規范化建設。各鄉鎮也相應成立了精準扶貧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指揮部將扶貧檔案工作作為全區扶貧攻堅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與精準扶貧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多次組織召開精準扶貧檔案工作會議,全面部署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工作。
二、強化培訓,提高能力,為扶貧檔案工作打牢堅實基礎
為進一步提高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確保檔案整理歸檔質量,區脫貧攻堅指揮部舉辦了2期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培訓會,分別邀請了河池市檔案局覃明旋科長和宜州區檔案局陸運紅副局長授課,共培訓各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業務員、村(社區)黨支部書記、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及脫貧攻堅指揮部各成員單位領導共530人次。目前,該區已按要求指導區脫貧攻堅指揮部整理精準扶貧檔案1734件,其中:永久保管期限的1056件,30年保管期限的18件,10年保管期限的660件;編制目錄9本。
2017年10月11日在劉三姐鎮召開精準扶貧檔案業務現場會,鄉鎮分管領導和扶貧助理、村級檔案信息員共148人參加會議,推動各鄉鎮扶貧檔案整理走向規范化。
三、抓好試點,帶動面上,為扶貧檔案工作全面有序開展提供可靠依據
為使全區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學有榜樣、趕有目標,區檔案局積極主動和脫貧攻堅指揮部溝通落實試點鄉鎮。并以劉三姐鎮和谷洞村為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試點,由指揮部統一安排,派出業務骨干到鎮、村進行業務指導,試點鄉鎮、村的檔案整理工作已于10月底全部完成,共整理劉三姐鎮的文書檔案589件,其中:永久保管期限的566件,30年保管期限的23件;并已編制好目錄5本;谷洞村的文書檔案201件,其中:永久保管期限的139件,10年保管期限的62件,目錄6本;脫貧戶一戶一檔的檔案72卷,目錄1本。
通過以試點引領,開展了現場觀摩、交叉檢查、現場指導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全區推動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全面有序開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全區16個鄉鎮共歸檔案整理精準扶貧文書檔案6406件,其中:永久保管期限的4808件,30年保管期限的1238件。村級的文書檔案 18309件,其中:永久保管期限的15535件,30年保管期限的1203件。貧困戶(一戶一檔)的檔案 7697卷,扶貧項目檔案33卷,照片檔案64張。
四、加大投入,完善硬件,為扶貧檔案工作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精準扶貧檔案工作,先后5次召開政府常務會和區黨委常委會專門研究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經費問題,為扶貧檔案整理和檔案室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經費保障。區財政撥給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經費 179.94萬元,指揮部建立規范化檔案室1個,購買檔案柜455套,檔案盒2萬個,歸檔章230套,不銹鋼釘210盒。試點鄉鎮、村經費3.2萬元,為精準扶貧檔案工作的提供保障。
劉三姐鎮政府共投入10.86萬元建成了功能齊全的綜合檔案室,并按檔案室的“八防”要求配置硬件設施,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
五、多管齊下,多措并舉 ,確保扶貧檔案整理優質高效
為使精準扶貧檔案工作能快速有效開展。9月5日,該區指揮部聘請河池學院10名在校大學四年級學生為精準扶貧檔案業務指導員,先由區檔案局進行業務培訓,熟悉業務后負責到各鄉鎮、村進行業務指導。同時還聘請了112名信息員,確保每個鄉鎮聘有3名信息員、每個貧困村有一名信息員,并下撥信息員專項經費129.72萬元,確保精準扶貧檔案整理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