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欧美第一页,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免费日本高清视频,久一区二区,99re视频在线播放,嫩草网

檔案之窗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技術 » » 正文

“檔案”一詞最早出現于什么時間?有什么含義?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8-11-29 17:48:32    瀏覽次數:1043    評論:0
導讀

中國古代對文書和檔案的概念基本上是不分的,其稱謂在殷商為“冊”、“典”,西周為“中”,春秋、秦漢以后為“簡”、“牘”、“簡策”、“簡牘”、“簡書”、“帛書”、“簿書”、“案卷”、“文牘”、“案牘”等等。至于“檔案”一詞,最初可能使用于明末清

 

中國古代對文書和檔案的概念基本上是不分的,其稱謂在殷商為“冊”、“典”,西周為“中”,春秋、秦漢以后為“簡”、“牘”、“簡策”、“簡牘”、“簡書”、“帛書”、“簿書”、“案卷”、“文牘”、“案牘”等等。至于“檔案”一詞,最初可能使用于明末清初,而見于文字材料則始于清代。

“檔案”作為一個詞語而出現,始見于《清太宗皇帝實錄》崇德三年(1638年)正月甲午日記載中。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起居注冊》記載:該年十月,在批閱秋審眾犯冊時,“上問:‘馬哈喇之父與叔皆沒于陣,本身亦有功牌,其罪如何?’大學士明珠奏日:‘馬哈喇之父、叔陣沒,皆系松山等處事,部中無檔案,故控告時部議不準。'”這段記事不僅說明當時已經在書面上使用檔案一詞,而且還可以看出,當時王朝斷案是重視以檔案為根據的。

對于“檔案”一詞的最早解釋,其文字記載是約成書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的楊賓的《柳邊紀略》。該書說:“邊外文字,多書于木,往來傳遞者曰牌子,以削木片若牌故也;存儲年久者曰檔案、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掛壁若檔故也。然今文字之書于紙者,亦呼為牌子、檔子矣。”這是迄今所見最早對“檔案”一詞的說明。

從語義學意義上來看,“檔案”一詞具有形象的和內在的意義。“檔”,《康熙字典》解釋為“橫木框檔”,即木架框格的意思;“案”,《說文解字》解釋為“幾屬”,即小桌一類的東西。由此引申,又把處理一樁事件的有關文件叫做一案,并通稱收存的官方文件為“案”、“卷案”、“案卷”。“檔”字和“案”字連用,就是存人檔架收貯起來的案卷,而把放置檔案的架子稱作檔架,把一格稱為一檔。這些叫法有的一直沿用下來,但是其含義已經得到了深化和發展。

                                                  
 
關鍵詞: 檔案 含義 最早 時間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haofan.net/tech/201811/275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檔案之窗(dawindow.com) ???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4747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