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檔案鑒定工作的內容是什么?
(1)制訂鑒定檔案價值的有關標準,包括單行規定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等。
(2)具體判定檔案材料的價值,確定其保管期限。
(3)揀出本無保存價值和保管期滿的檔案,按規定進行銷毀或作相應的處理。
2.檔案鑒定工作的任務是什么?
(1)通過鑒定檔案的保存價值,劃分保管期限,確定庫藏成分,優化庫藏檔案的質量。
(2)通過確定檔案的保存價值,為檔案館的收集與保管工作奠定基礎。
3.檔案鑒定工作的意義是什么?
(1)檔案鑒定是“去粗取精”,提高管理效益的科學措施。
(2)檔案鑒定是關系“檔案存亡”的一項非常嚴肅的工作。
4.文書檔案鑒定的原則是什么?
必須從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用全面的、歷史的、發展的、效益的觀點,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
5.鑒定檔案價值的標準是什么?
來源標準、內容標準、時間標準、形式標準和相對價值標準等。
6.什么是鑒定檔案價值的方法論?
(1)研究檔案利用規律,預測未來利用需要;
(2)研究檔案保存的效益;
(3)掌握檔案的重要性和保存時間長短的關系;
(4)檔案保存價值分析中的彈性處理方法。
7.檔案鑒定工作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1)鑒定檔案的標準。各檔案館、各機關均須根據國家規定的鑒定標準進行鑒定工作。
(2)鑒定工作的組織領導。機關的檔案鑒定工作,必須在機關辦公廳(室)主任的主持下,由檔案部門和有關業務部門組成鑒定小組共同進行。
(3)銷毀檔案的批準制度和監銷制度。對確無保存價值的檔案登記造冊,經機關領導人批準后銷毀。銷毀準銷的檔案時,實行雙人監銷制度。
8.如何組織檔案鑒定工作?
(1)直接鑒定法。鑒定檔案價值的基本的工作方法是直接審查檔案,它要求鑒定人員逐件逐張地審查文件,而不是僅僅根據案卷目錄和案卷標題就判定其價值。
(2)機關檔案價值的鑒定工作。由檔案室會同文書部門和業務部門進行。一個單位的檔案鑒定工作通常分為三個步驟:①在文件歸檔時,確定歸檔范圍,同時剔除一部分沒有保存價值的文件,由文書處理部門或業務部門保存一兩年后銷毀;②對于歸檔的文件確定保管期限;③到一定年限時進行價值復審,經復審后,將確實具有永久保存價值的檔案移交有關檔案館,將保管期滿但仍具有保存價值的重新劃定保管期限,將確實失去保存價值的剔除銷毀。
(3)檔案館檔案價值的鑒定工作。根據保管和利用情況,定期對館藏檔案內容進行審查,對顯然失去保存價值的文件進行剔除,最后對挑出需要銷毀的文件進行審查。
(4)檔案的銷毀。為了使領導人和有關機關審查批準需要銷毀的檔案,必須編制“檔案銷毀清冊”,它是日后查考檔案銷毀情況的憑據。在送審檔案銷毀清冊的同時,還應附送一份有關立檔單位和全宗情況的簡要說明。
9.檔案銷毀有哪些注意事項?
(1)檔案銷毀清冊被批準前,準備銷毀的檔案應系統地單獨保管,以便審批時檢查或未批準時揀出保存;
(2)無論采用什么方法銷毀,均應指派兩名以上專人監銷;
(3)檔案確已銷毀后,監銷人須在銷毀清冊上注明“已銷毀”字樣和銷毀日期,并由監銷人簽字。
(4)為了防止錯銷,對已批準銷毀的檔案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均應“暫緩執行”,待保存一段時間以后,確認已無利用價值時再進行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