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管人管事,區別對待
管人和管事二者是不同的。同時又是相互聯系的、彼此揉和在一起的。人中有事,事中有人,不可分散開來。
總的說,作為領導者在管人方面:律人先律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待形形色色的人物性格,是用不同的領導方式,既要剛直不阿,又要善于曲徑通幽;在管事方面,敢于直面困難,而又知道借力卸力。在各種常規事件與突發事件中,各盡其宜,靈活對待。
如此需要領導者,具有良好的素質和豐富的閱歷與知識,天生的智慧是不存在的。沒有人天生就具備領導者的素質,這需要后天的鍛煉和培養。
二、班子的3原則
就一個單位來說,把人和事管好,關鍵是要建設一個好的班子:思想政治好,團結協作好,作風形象好,進而,帶出一個高素質的隊伍,要達到這一目標,需要方方面面的智慧。
一是堅持相互信任,履職盡責的原則。形成分級分口負責的運行機制,讓大家不斷提高對事業的忠誠度。
二是堅持相互尊重、坦誠相見的原則。營造人人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讓大家都能實現自身的價值。
三是堅持相互依賴、平等和諧的原則。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讓大家找到一種“家”的感覺。雖有職務上的差別,但沒有心理上的障礙。
三、17條規律
1、一把手要成為通才,副職要成為專才。一個班子中,善于協調的管常務;懂財會的管財務;懂政治的管黨務。這些副職參合到一塊,一把手要學會調解。一把手的作用在于尋求平衡。平衡才能平穩、平穩才能成功。要成功學溝通。要功成,找平衡。
2、作為副職,要服從、服務、負責。忠誠是送給領導的最好禮物。忠因才而顯,才因忠而用。不攬權、多做事;不越位、多盡職;不干擾、多支持。
3、作為班子成員。成功的最偉大定律,是幫助別人成功。
4、
當科長時,練習少說多聽;
當處長時,練習少我多你;
當局長時,練習少舊多新;
當主任時,練習少會多讀。
最終明白:領導就是做人。真誠地做你自己。真誠是可以欣賞的。要做一個合格的領導,其實就四句話:理論夠用,實踐為重,思維科學,人格本位。
5、
做一名合格的領導者,必須樹立:貴在淡泊,難得取舍,重在把握的理念。勝時常作衰時想,上場當念下場時。
6、
做官之“秘”,藏乎于機;
做人之“要”,難乎其度;
做事之“妙”,存乎于心。
7、
領導者要有:
學習化的人生理念,
精細化的行事品格,
親情化的人際關系。
8、
研究政治問題,要做經濟的文章;
研究“官”的問題,要做“民”的文章。
領導者要有辯證思維,不能顧此失彼。
9、
領導的作用,體現在問題上。
領導的根本能力,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發現不了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發現問題卻解決不了問題,是素質問題;
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體制問題;
反復出現的問題,是工作問題。
所以,領導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注意發現問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不是善于琢磨問題,是工作能否取得進展的關鍵所在。
10、小材大用等于有用,大材小用等于無用。用人要恰逢其時,給他一個自然成熟期。用人在于用對性格。從政的經典性格分為完美型、力量型、活潑型和和平型。《西游記》中的4個人,就是典型代表。用人既要克服他的短處,更要盡可能地發揮他的長處。
11、
大的工作從小處抓起,
虛的工作從實處抓起,
難的工作從易處抓起。
凡事從一開始,沒有一哪有二,積累式推進,滾動式發展,每天進步1%,100天就是100%。
應做到五個一:每人一閱,每事一悟,每日一學,每日一讀,每日一善。
12、抓落實的規則,是“三點三通”,即設計工作時,要弄清理論上的支撐點,實踐上的操作點,結果上的考核點,三點成一線。做到理論上說得通,實踐上行得通,考核上做得通,“三點三通”,才能確保落實。
13、
大家都重視的事,
應該從微觀上重視;
大家都不重視的事,
要從宏觀上重視。
14、細心的領導,細在大家容易忽視的地方。
15、開會的目的,主要是定事,不是議事,議的過程主要在會前。議事中“多歧為貴,不取茍同”。
16、適度是成熟的標志。領導者要做到精明強干,沉著老練。適度就是在兩兩相反的處事行為中,找到一個均衡點。做到收放自如,進退有道,張弛有度,寬嚴適中,剛柔相濟,外圓內方。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17、
冷官熱做,閑官忙做,
小官大做,虛官實做。
把小事做大,把細事做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