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省檔案局副局長解華波、省檔案保護科學研究所所長李玉虎一行,將經過兩個多月努力而修復完成的“學達性天”牌匾送歸眉縣張載祠,眉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董文兵,眉縣檔案局局長賀海良,眉縣旅發委主任孫恩情,眉縣檔案局副局長何冰,眉縣張載祠文物管理所所長李小奮前來接匾。
9月初,省檔案局局長明平英在眉縣張載祠調研時,發現康熙皇帝為張載題寫的“學達性天”牌匾字跡斑駁,立即交辦省局科研所對此進行免費修復。省局科研所多次前往眉縣考查,后將此牌匾帶回西安工作室,采用最先進的檔案修復保護技術,進行修復保護處理。
經過兩個多月的努力修復,可以看出回家的“學達性天”牌匾上的字跡更加清晰,紋路也更加清楚,據李玉虎介紹,此次的修復不僅針對牌匾上的文字,同時對牌匾本身的木質也進行了修復,對于日后的防護有很大的幫助。
省檔案局副局長解華波表示,省局科研所的修復技術全國聞名,經過這次修復,牌匾可以保持很長時間不變化。眉縣張載祠的負責同志說,近幾十年“學達性天”牌匾損耗的速度加快,大概與氣候變化有關,這讓他們非常擔憂,表示這次十分感謝省檔案局提供的無私幫助,“親自送匾歸來更是情真意切,讓我們深受感動。”李玉虎對大家的疑慮進行了解答,對后期牌匾的保存方法進行了介紹,并表示若需要,省檔案局將會在后期繼續提供技術支持。
省檔案局一行人隨后在相關人員的陪同下參觀了張載祠,解華波表示,張載作為歷史名人,他的思想是陜西歷史文化的寶藏,參觀了解后更加明白這塊牌匾的珍貴。省檔案局此次對“學達性天”牌匾的修復,不僅主動肩負起社會責任,更是對弘揚陜西文化保護與傳承的最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