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響字跡材料褪色的主要因素
1.環境的影響:
①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影響,如Cl2、O2等。
②高溫高濕環境下霉菌的生長、繁殖,不僅產生霉斑遮蓋字跡,而且生長過程中產生有機酸會使堿性色素材料褪色,難以恢復。
③溫度較高時,由于油質、蠟質的擴散而使字跡擴散而褪色,影響字跡閱讀和利用。
2.字跡材料本身的影響:①字跡材料的褪色、洇化變色。②字跡材料成分中有部分膠變質,與紙質結合能力降低。③有的因附著不牢而易于脫落。
3.翻閱的機械磨擦使字跡脫落
二、字跡的鞏固和蛻變字跡的恢復與顯示
字跡的鞏固:主要是某種化學藥品制成一種黏性溶液,涂抹或噴在文件或字跡上,形成一種薄膜,一方面使字跡牢固,使文件進行其他技術處理或保管過程中達到字跡比較耐久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黏性溶液形成的薄層使紙質檔案表面耐摩擦、紙張強度增強,有利于紙質檔案的保存。
鞏固字跡和加強紙張強度的化學藥品,應該具備的性能:
①對字跡或纖維無損害。
②應具有一定的膠黏性,能形成薄層,耐水性或其他耐久性能好。
③無色,透明度越高越好,不易老化、變色。
④處理后的紙質檔案、文件要柔軟。
⑤有可逆性,必要時加固材料可以從紙質檔案或字跡上除去。
常用的字跡加固材料及適宜加固的字跡
a.明膠-甘油:膠粘劑、凝住色素。
b.乙基纖維素溶液:主要用來鞏固黑色鉛筆字跡。
c.有機玻璃溶液(1%):鞏固黑色鉛筆字跡效果好,也能鞏固其他水溶性彩色字跡,對油性字跡效果差。
d.甲基纖維素、氟塑料溶液:能有效地鞏固彩色字跡、黑色打字帶字跡,適合于加固膠度小的文件。
字跡加固的操作
將需加固字跡的紙頁置于預先鋪好的塑料布或油光紙的玻璃板上(或鋪在平滑而多孔的膠合板桌面上),用毛質很軟的寬畫筆或排筆將明礬-甘油溶液均勻涂刷或用噴霧器將膠粘液噴灑在紙質檔案的紙頁上,先涂一面,然后再涂另一面。快干時,放在吸水紙間壓平。如果紙張強度很差,可把紙質檔案放在濾紙上(或其他白麻紙上),上完膠后,翻放在另一張濾紙上,揭下前一張濾紙。待文件干后,用同樣方法在另一面上膠。浸涂紙質檔案字跡時,要特別注意施膠均勻。
三、字跡的恢復和顯示方法
(1)化學法顯示字跡
化學法顯示字跡的原理就是利用化學試劑與紙質檔案紙張上殘留的褪色字跡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顯色物質,在原件上恢復顯示字跡的方法。化學法顯示字跡雖然效果顯著,但由于此法是在檔案原件上進行化學反應,稍有不慎會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應用時一定要小心謹慎。
① 恢復藍黑墨水褪色字跡的方法
A. 硫化銨法
B. 黃血鹽[K4Fe(CN)6]恢復字跡法
C.硫代乙酰胺法
② 恢復藍色墨水的方法
藍色墨水字跡材料含有酸性墨水藍色素成分,屬于三芳基甲烷類染料,在光、氧、水等因素作用下容易褪色。用DH-B型恢復劑可與這類色素褪色字跡發生異構化和催化反應,生成酸性墨水藍,使褪色字跡恢復。
操作:將紙張平鋪在通風櫥的臺面上,用鑷子夾蘸有DH-B型恢復劑的脫脂棉,在字跡處輕輕擦拭一遍,待溶劑揮發后,字跡便清晰地顯示出來。然后再用脫脂棉蘸字跡保護劑在已恢復的字跡上擦一遍,以防顯示出來的字跡遇水擴散,同時保護紙張。
(2)物理法顯示字跡
① 攝影法顯示字跡
A.可見光攝影法
B.紫外光攝影法
②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
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是利用電子計算機顯示褪色字跡或圖像的一種現代化修復技術.
檔案仿真復制技術
檔案仿真復制技術主要包括色彩管理、圖像采集、圖像處理、圖像輸出、后期處理、數據存儲等環節,在每個工作環節中涉及相關的軟硬件,這就要求工作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相應的實用技術和操作規范。
檔案仿真復制技術工作流程圖
檔案仿真復制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