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價值鑒定與銷毀
1.1 檔案鑒定工作概述
“鑒”字,最早是銅鏡子的意思,后又引申為仔細看、鑒別的意思。廣義上的鑒定,是運用專門知識或技能對某事物進行鑒別和判斷的一種活動。
明確兩個概念:檔案鑒定與檔案價值鑒定
所謂檔案價值的鑒定工作,就是檔案館(室)按照一定的原則、標準和方法,判定檔案的價值,確定檔案的保管期限的一項工作。
1.2 檔案鑒定工作的主要內容
1、標準
制定檔案價值鑒定的有關標準
包括單行規定和檔案保管期限表等
2、判定
具體判定檔案材料的價值
確定其保管期限
3、銷毀
剔除無保存價值和保管期滿的檔案
按規定進行銷毀或做相應的處理
檔案價值鑒定的階段性:
1. 文件歸檔之前的鑒定;
2. 在機關檔案室保管期滿向檔案館移交時的檔案永久保存鑒定;
3. 檔案館保管期滿的檔案再鑒定。
1.3 檔案鑒定工作的意義
1. 便于發揮檔案作用
2. 便于檔案的安全保管
3. 便于應付突然事變
4. 檔案價值鑒定是決定檔案生死存亡的基本手段
1.4 鑒定檔案價值的標準
1. 檔案的內容標準——看文件內容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反映黨的方針政策、重大事件,主要業務活動比反映行政事務、一般業務活動的重要;
反映本機關主要職能活動、基本情況比反映非主要職能活動和一般情況的重要;
反映中心工作比反映日常工作的重要;
反映全局性的比反映局部性的重要;
有針對性、依據性、需要貫徹執行的比普發性、參考性的重要;
有有效時間長的比有效時間短的重要;
典型性的比一般性的重要。
2. 檔案的內容標準——看文件內容的獨特性
內容獨特、新穎的檔案材料有較大的利用價值。因此,檔案館(室)鑒定檔案價值時,應充分重視檔案內容的獨一無二性。
凡是具有本機關、特殊人物、特殊成果和具有開創意義的新人、新事、新方針、新政策方面的檔案及各種特色檔案,應盡可能予以保存,并適當延長保管期限。
3. 檔案的內容標準——看文件內容的真實性
文件內容真實可靠才具有利用價值,內容不實則喪失利用價值而應剔除,若將內容不實的文件保存并提供利用,會因以訛傳訛而產生負面影響。
只有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避免人為造成“歷史空白”,才允許保存一些文件本身形成是真實的但內容不真實的文件材料,并謹慎地、批判地加以利用。
4. 檔案的內容標準——看文件內容的綜合性
分析文件內容信息的綜合性或集中性,主要看文件在記載某一事件、某一活動、某一主題時,是詳細還是簡略,是深入具體還是膚淺概括。
這種分析需要與其他文件聯系起來進行比較、判斷。
5. 檔案形成的時間及時效標準
(1)文件形成時間對檔案價值的影響,具體表現在文件行程時間的遠近,文件形成于特別時期還是一般時期。普魯士的邁斯奈爾就提出“高齡檔案應當受到尊重”的思想。
根據這一思想,許多國家制定了禁銷檔案的日期,禁銷日期之前的檔案應當全部保存。
(2)檔案價值的時效性,表現為檔案可以在不同時期滿足人們不同需要的階段性,即現實的使用價值、歷史的參考價值和鑒賞的文物價值
6. 檔案的形式特征標準
(1)文件的名稱。
(2)文件的正本。
(3)文件的外形特點。
檔案屬性特征的各個方面是互相聯系、不可分割的。檔案自身各方面的特征,對檔案的保存價值發生影響時,往往呈現出比較復雜的情況。
為此,分析檔案價值時,必須綜合地分析和考察文件各個方面的特征及其作用,切忌孤立地、機械地單從某一方面的特征就判定檔案的保存價值。
1.5 檔案價值鑒定的方法
1、定性分析與綜合
2、直接鑒定法
3、比例鑒定法
4、模糊綜合評價法
5、選樣鑒定法
6、系統優化法
1.6 檔案保管期限表
檔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冊的形式列舉檔案的來源、內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種指導性文件。
(一)能夠保證鑒定工作的質量和提高鑒定工作的效率
(二)能夠有效地防止任意銷毀文件
檔案保管期限表
1、通用檔案保管期限表
2、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3、同系統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4、同類型機關檔案保管期限表
5、專門檔案保管期限表
1.7 檔案的銷毀
(一)檔案室的檔案鑒定工作
在機關檔案室,檔案價值鑒定工作通常分三個階段實施。
1. 文件歸檔時的價值鑒定(歸檔范圍的確定)
2. 對歸檔保存檔案保存時限的鑒定
3. 對保管期限已滿,向檔案館移交時鑒定
(二)檔案館的檔案鑒定工作
在綜合性檔案保管機構,檔案價值鑒定工作通常分四個部分:
1. 檔案保管單位移交檔案的鑒定(是否具有永久或長期保存價值);
2. 長期檔案保管期滿的價值鑒定
3. 平時收集檔案價值鑒定;
4. 檔案信息公開的鑒定。
(三)檔案價值鑒定工作流程
1. 根據檔案保管時限要求,將接受價值鑒定的檔案進行匯總、分類;
2. 組建檔案價值鑒定小組;
3. 根據檔案保管期限表的條款要求,對檔案進行價值鑒定;
4. 填寫檔案價值鑒定表,明晰每份文件的保管期限要求;
5. 將價值鑒定完畢的檔案進行整理入庫;
6. 對列入銷毀的檔案進行登記;
7. 將檔案銷毀登記冊交由相關責任部門審批;
8. 對銷毀檔案進行再次確認,并整理打包;
9. 銷毀檔案
(四)檔案銷毀程序
檔案銷毀是把經過鑒定對失去價值的檔案作毀滅性處置的過程。
1. 制作檔案銷毀清冊,對即將銷毀的檔案進行登記。
2. 為了便于主管領導部門審批,應對所要銷毀檔案的主要原因、法律依據、鑒定過程、鑒定人員組成,銷毀檔案的內容、種類和數量等情況做出簡要說明。
3. 無論采用什么方式銷毀,均應有兩人以上監銷,負責監督檔案確已銷毀后,在銷毀清冊注明“已銷毀”字樣和銷毀日期,并由銷毀人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