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國家檔案局在仙居縣召開“臺州古村落數字記憶建設研究”項目驗收會,由臺州市檔案局(館)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的“臺州古村落數字記憶建設研究”項目獲專家一致通過和高度評價。國家檔案局副局長付華,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檔案局局長、省檔案館館長劉蕓,省檔案館巡視員丁越飛,臺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海燕,臺州市委副秘書長、市檔案局局長、市檔案館館長朱建新,仙居縣委書記林虹等有關領導,驗收委員會專家,課題組成員等參加驗收會。
該項目以臺州古村落為研究對象,以古村落檔案資源的主動建設與深度開發為基礎,選取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高遷為具體實施案例,于2016年5月正式列入國家檔案局2016年科技項目,同年11月,子課題《臺州高遷古村落數字化保護與傳承》列入2016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這是臺州市檔案局(館)首個入選國家檔案局的科研項目。
會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葉海燕致歡迎辭。中國人民大學原常務副校長、一級教授、課題組負責人馮惠玲等對研究工作進行匯報、演示。專家組對項目進行了質詢、評議,認為該課題以古村落保護、文化記憶的重大需求為背景,以臺州古村落資源建設為主題,采用數字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價值。課題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研究了古村落數字資源的采集、加工、組織、創意呈現和案例應用,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古村落數字記憶建設理念、方法和技術應用,開拓了數字時代利用檔案資源進行鄉土中國文化記憶構建的新理念和新路徑。課題提出的古村落數字記憶平臺“前站后庫”的框架結構、古村落數字資源建設流程與方法、元數據方案、古村落數字資源庫和“高遷古村數字記憶”網站,具有創新性,為檔案部門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古村落檔案資源建設和深度開發提供新思路和新成效,為數字時代整合各種資源進行村落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樣本,為中國傳統古村落的數字化保護、活態化保護和整體保護提供了有益借鑒。
劉蕓代表省檔案局、省檔案館對項目通過驗收通過表示祝賀。她指出,浙江開展的“千村檔案”工作,吸收和借鑒了該課題的方法和理念。古村落保護不僅是對房子的的保護,更是對文化進行保護,需要我們主動通過建檔的方式,通過數字記憶永遠傳承下去。課題的成果將推動浙江檔案工作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維加強數字檔案資源建設,不光是古村落,還有很多的民間文化。
付華對這個項目一直比較關注,認為這個項目會成為檔案服務鄉村振興重要推廣的模板之一。他表示,高遷古民居文化底蘊深厚,同時數字建檔正逢其時,臺州古村落數字記憶項目在檔案資源采集整理、加工研究、展示傳播、方案設計方面實現了跨越,突破傳統檔案架構,為數字時代整合各種資源進行村落文化保護提供了優秀樣本,對于高遷、臺州、浙江,甚至全國古村落文化傳承都有很強意義。
朱建新表示,課題組將進一步完善項目研究成果,并做好成果的運用,著重建設好臺州古村落數據庫及網站,為中國古村落數字化保護、活態保護和整體保護提供“臺州樣本”“臺州經驗”。
“臺州古村落數字記憶建設研究”項目驗收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