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來講,數字檔案館的建設內容包括數字檔案館建設總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應用系統建設、標準規范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六個方面。
具有良好性能的軟、硬件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是建設數字檔案館的基礎,也是數字檔案館系統安全、穩定、高效運行的保證。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網絡環境建設
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數字檔案館的網絡環境建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檔案館內部辦公的內部網、面向政府提供服務的政務網和面向公眾提高服務的公眾網。
1.為檔案館內部提供服務的內部網(Intranet)
內部網主要以檔案館、檔案局為對象提供內部服務,其主要職能包括:收集檔案(包括館藏檔案的數字化);將收集的檔案進行加工、組織與存儲;向檔案館內部用戶發布信息,為其日常檢索提供信息服務;支持館內日常辦公;向政務網和公眾網提供數據支持;進行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
2.為政府部門提供服務的政務網(Extranet)
政務網是以政府部門為服務對象的專用網絡,其主要職能包括:采集信息并送到信息采集與預處理系統;向政府專網用戶及時、準確地提供檔案信息服務;進行日常網絡、數據與用戶的管理與維護。
3.面向大眾提供服務的公眾網(Internet)
公眾網以社會大眾為服務對象,其主要職能包括:采集檔案信息到信息采集與預處理系統;向公眾提供多種形式的檔案資料查詢、瀏覽服務以及一些個性服務;進行日常網絡、數據與用戶的管理與維護。
(二)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檔案館要實現其職能,必須要建設支持海量存儲的分布式檔案資源數據庫和支持大規模并發用戶的訪問服務管理系統。這就需要配備一些硬件設備,主要包括:
1.檔案數字化與輸入設備。主要包括平板A3掃描儀、平板A4掃描儀、大幅面掃描儀、快速掃描儀、縮微膠片掃描儀、彩色膠片掃描儀、音頻視頻數字化設備、數碼相機、數碼攝影機等。
2.網絡設備。主要包括計算機、大型高速交換機、路由器、防火墻系統、高速MODEM、光端設備、配線柜、并行處理的高性能服務器等。
3.存儲設備。主要包括計算機硬盤、移動硬盤、SAN存儲器、NAS存儲器、光盤、磁盤、磁帶等。
4.輸出設備。主要包括視頻輸出設備、大幅面彩色噴墨打印機、A3彩色激光打印機、A4噴墨打印機等。
此外,在數字檔案館基礎設施建設中,還必須考慮安全和保密的問題。數字檔案館組網必須對內部網、政務網和公眾網三者實現物理分離,數字檔案館內部網與其他兩個網通過脫機存儲設備來進行數據交換。
(三)軟件基礎設施建設
數字檔案館運行必須要有相應的軟件基礎作為支撐。軟件可以分為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兩大類。
系統軟件包括:計算機的監控管理程序、調試程序、語言翻譯程序、數據庫管理程序、數據通訊程序及操作系統。其中操作系統是整個系統運行的基礎,應遵循通用、實用、可靠、節省、成熟、方便維護等原則進行選型。
應用軟件是用戶為解決某些具體應用問題而編制的程序。如:檔案管理軟件、人事管理軟件、財會管理軟件等。應用軟件是建立在系統軟件基礎上、面向用戶的軟件,現正向標準化、通用化、商品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