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了名為《智取華山》的電影,使中國人民解放軍八勇士智取華山的故事享譽全國,老幼皆知。但是在智取華山之前 ,時任華陰縣縣長李紀寫了一封勸降國民黨華山守敵司令韓子佩的勸降信卻鮮為人知。這是什么原因呢?
讓我們回到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軍大荔軍分區路東總隊在渭河北岸集結,準備渡河南下,配合渭南軍分區解放華縣、華陰、潼關三縣。渭河南岸的國民黨被解放軍追趕,狼狽逃竄。駐扎在華陰西岳廟的國民黨大荔督察處專員兼陜西保安第六旅旅長韓子佩率殘部百余人逃上華山,企圖利用華山天險為屏障負隅頑抗做垂死掙扎。5月23日,路東總隊進駐華陰縣城,華陰解放。陜甘寧邊區政府任命李紀為華陰縣縣長,兼任縣人民武裝部隊大隊長。
華山乃五岳之名勝,被譽為“奇險天下第一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山上歷代摩巖石刻多達上千處,印證著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若強攻必然會對華山的文物古跡造成毀壞,故縣長李紀致書韓子佩勸其投降。這就是當年那封勸降書手稿,原文內容是:
韓子佩先生鑒:
此次華陰解放,先生率殘部盤踞華山,不即向人民投降,華山乃一絕地,先生采此態度,實屬不智已極。現沿江各大城市均獲解放,浙、閩、贛、湘及陜南幾乎全歸人民所有,蔣匪僅據西南、西北兩隅,兵力不足五十萬,解放軍則至四百萬之眾,全國解放,指日可待,現蔣匪垮臺,乃其出賣、背叛人民的直接結果。陜中沿隴海至寶雞各縣解放后,民主持秩序即告建立,人民正準備歡迎解放西北各省之數十萬大軍過境。際次,先生當認清形勢,幡然悔悟,立即向人民投降。我人民政府向寬大為懷,先生生命當獲保障,如仍執迷不悟,本縣長負人民之托,剿匪有責,華山雖險,卻系死地,剿滅爾匪,正似吹灰,兩條道路,任其選擇。為人民,為先生,希再三思。
即祝
光榮投降
華陰縣長李××
六月四日
這封勸降書的內容有禮有節,準確地分析了當時全國的革命形勢,韓子佩只要有悔悟之心,繳械投降,人民就會對他寬大處理。(韓子佩,陜北府谷人,曾到蘇聯留學,回國后和劉志丹同志同為黃埔軍校四期學員,曾封鎖延安,是國民黨軍中有名的反共專家,國民黨少將軍官。)心存僥幸的他看完此信后說:“解放軍不是神兵天降,沒有翅膀,飛不上山來”,拒絕了投降。
勸降失敗拉開了智取華山的帷幕,解放軍商議決定強攻華山。6月14日,由路東總隊偵察參謀劉吉堯等7名偵查員,在華山樵夫王銀生的帶領下,從黃甫峪進山,在夜色掩護中,上神仙天井、躍飛云峽、走吊石板、滑青龍背、穿老虎口,歷盡艱險,智取華山北峰。龜縮在華山西峰的韓子佩見大勢已去,率殘部繳械投降,華山解放。大荔軍分區在華陰縣城召開了慶功大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副司令員王維舟宣布嘉獎令,授予劉吉堯特等戰斗英雄稱號,楊建東、路德才、楊黨成、崔朝山、張自發、王銀生、孟俊甫一級戰斗英雄稱號,分別記特等功、一等功一次。
智取華山距今近七十年,如今八勇士先后離我們而去,這封勸降書見證了那段激蕩人心的光榮歷史,顯得更加珍貴了!今天,我們緬懷先烈,繼承發揚先輩的革命精神,追尋初心,珍愛和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