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欧美第一页,大乳女人做受视频免费,免费日本高清视频,久一区二区,99re视频在线播放,嫩草网

檔案之窗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動態 » 正文

珍藏40年 市民捐出18張糧票--熱心市民看到本報報道后捐出18張糧票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9-05-15 19:00:13    來源:江西檔案信息網    瀏覽次數:333    評論:0
導讀

南昌晚報訊 曾勤生 全媒體記者 楊小勇 胡蕭 文/圖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檔案館與本報聯合開展“新中國70周年——記憶珍藏”主題檔案征集活動。近日,家住青山湖區的李玉蓮女士在看到本報4月27日刊登的《市民捐出珍藏的人民幣和糧票》報道后,主動致電本報稱有意將家中珍藏的18張糧票捐贈至省檔案館。18張糧票承載難忘的購糧記憶“當時,糧票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布票管布、糧票管糧,有多少票、買多少糧都是有

南昌晚報訊  曾勤生 全媒體記者  楊小勇 胡蕭 /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檔案館與本報聯合開展“新中國70周年——記憶珍藏”主題檔案征集活動。近日,家住青山湖區的李玉蓮女士在看到本報427日刊登的《市民捐出珍藏的人民幣和糧票》報道后,主動致電本報稱有意將家中珍藏的18張糧票捐贈至省檔案館。


18張糧票承載難忘的購糧記憶

“當時,糧票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布票管布、糧票管糧,有多少票、買多少糧都是有規定的。”兩鬢發白的李玉蓮輕輕將糧票取出,用手巾將糧票擦拭了一番,按發行時間一張張擺放在客廳的桌上,回憶起30多年前使用糧票的日子,“這些以前家家戶戶都有的糧票,現在幾乎見不到了。”

上世紀80年代左右,李玉蓮跟隨丈夫來到南昌,進入一家洗滌廠做起了臨時工人。那時的糧票都是限量供應,而不多的糧票就成了這個家庭的生活支撐。“那時候糧食是統一供應的,要買糧只能拿著糧票去糧食局。無論天晴下雨,還是酷暑嚴寒,糧食局門外排隊買糧的人總是絡繹不絕。”說到這,李玉蓮的臉上多了些感傷,“有一天晚上發現公公在偷偷地擦藥,一問才知道,他看見家里沒糧了,瞞著家人跑到糧食局買糧,卻因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最后冒著大雨一瘸一拐地把糧食扛回來。”

捐出糧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上世紀90年代初,糧票逐步退出市場,李玉蓮辛苦存下來的18張糧票被疊放在她的那張洗滌廠工作證里,就此成為收藏品。在看到本報于427日刊登的《市民捐出珍藏的人民幣和糧票》報道后,她打算將這些糧票捐贈出來,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記者注意到,這18張糧票中有5張全國通用糧票,都是5市斤面額,其中1965年發行的有1張,剩下4張都是1966年發行的。李玉蓮向記者介紹,由于丈夫經常出差,需要兌換全國通用的糧票,這里的每一張全國糧票都是她“以多換少”換來的。“8斤省內糧票只能換到一張5斤的全國通用糧票。一家老小根本不夠吃,我晚上幫人做工,換點糧食回來,就是為了不讓老人孩子跟著挨餓。”李玉蓮告訴記者,由于家里糧票不多,每一張糧票的使用都很謹慎,這幾張糧票就是這樣節儉下來的。

征集活動持續到9

本次征集活動共有捐贈、征購、復制、寄存四種征集方式供市民選擇,面向全社會征集社會變遷檔案資料、歷史檔案資料、革命歷史檔案資料、名人檔案資料、重大歷史事件與自然災害檔案影像資料、風土人情檔案資料等8大類檔案資料。

本次征集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0199月份。想參加征集活動的市民,可以撥打省檔案館咨詢電話0791-8891621688916218,或聯系本報記者胡蕭,電話18296133433,說明檔案資料的基本內容。活動期間,本報記者將對所征集到的檔案資料,邀請檔案專家進行深入解讀,展示檔案資料背后的故事。

今年9月,省檔案館和本報將組織專家對征集到的檔案資料進行鑒定,鑒選出“最具收藏價值的檔案珍品”若干件,并邀請市民從征集到的檔案資料中評選出“最受大眾喜愛的檔案珍品”,鑒定和評選出的所有檔案珍品將在省檔案館進行展示。

 
(文/小編)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haofan.net/news/201905/2371.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檔案之窗(dawindow.com) ???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47471號-1